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是小龙虾[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发育的生物节律,贯穿其个体发育的始终,小龙虾须进行周期型蜕壳才能成长。近年来,因小龙虾肉嫩味美,再加上优质的加工制作方法,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和追捧,然而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小龙虾经常出现蜕壳期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现象,造成产量降低,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分析小龙虾蜕壳死亡原因并找出相应预防对策是摆在广大养殖户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蜕壳过程及生理分析
丛宁等于1998年发现小龙虾的蜕壳过程为:翻动—侧卧假死状—步足抽动—头胸甲[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后部与腹部连结处裂开—头**顶起旧壳—抽出步足、触角—抽动蜕出腹尾部—脱离旧壳。蜕壳过程可持续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此时极易受同类或其他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通常克氏原螯虾死亡时间多发生于蜕壳时和蜕壳后两个时期。
幼体一般4d~6d蜕壳一次,离开母体进入开放水体的幼体每5d~8d蜕壳一次,后期幼体的蜕壳间隔一般8d~20d,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早,则蜕壳间隔短。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壳。其中蚤状幼体阶段蜕壳2次,有体阶段蜕壳9次以上。
只有在适宜的蜕壳环境中小龙虾才能正常顺利蜕壳,如浅水、弱光、安静、水质清新的环境和营养全面的优质适口饵料等。在小龙虾养殖中,蜕壳是生与死的考验:一方面易应激死亡;另一方面因环境不好,鳃部修复不到位。有些死亡虾通体柔软,也有部分虾头胸甲或螯部外壳无法蜕出。
二、蜕壳死亡原因
(一)池塘设计
养殖池塘要求池埂有一定的坡度(坡比一般为1:2~1:3),并设置浅水平台,以适应小龙虾的摄食与蜕壳生长,池埂无坡度或坡度小,小龙虾生活于深水水域,水压大,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弱,影响其蜕壳生长,即使蜕壳,也因水压大,溶氧低而造成死亡。
(二)敌害
一些养殖池内虾密度较大,难免会混入一些肉食性鱼类,因此蜕壳后遭到未蜕壳的虾攻击和肉食性鱼类的捕食时无力抵抗,撕吃软壳虾现象时有发生。岸上的老鼠和飞鸟等也会袭击软壳虾。
(三)密度过大
小龙虾养殖密度过高,会互相干扰虾的蜕壳,加上种内斗争剧烈,极易造成应激,引起蜕壳不遂。
(四)病菌感染
细菌引起:养殖池塘要求水体保持清洁,无沉淀和碎屑,这些都是细菌生长的温床,小龙虾细感染后会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影响呼吸,严重的鳃丝发黑、霉烂。病虾浮于水面,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导致小龙虾无法安全度过蜕壳期而死亡。
**引起:养殖虾要求严格检测,病虾及时隔离并对水体消毒,病虾感染**后会厌食,行动迟缓,应激性下降,导致无力,体质虚弱,又极易感染到正常虾,蜕壳期的虾无法蜕壳,蜕壳未遂而死亡。
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感染:纤毛虫附着在虾体表、附枝及鳃上,大量附着在鳃部时,会影响其蜕壳等生命活动,导致鳃部损伤,影响呼吸,使得虾在蜕壳时缺乏氧气交换而引起缺氧死亡。
(五)能量需求
养殖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能量物质,如糖类、脂肪酸等,会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消化下降,摄食量减少,体质虚弱而无力,严重影响蜕壳生长;小龙虾在蜕壳时的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使器械(或人体本身)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消耗大量的体力,否则会导致虾在蜕壳时因爆发力不足,引起蜕壳未遂死亡,或者勉强蜕完壳,却因体力不支而引起死亡。
(六)pH值
小龙虾蜕壳的适宜pH值为7~9,适pH值为7.5~8.5,池水pH值小,偏酸性,导致甲壳软化,不利于钙质吸收,影响蜕壳生长;pH值大,偏碱性,钙质等虽可吸收,但甲壳坚硬,也不利于小龙虾蜕壳生长。
(七)溶解氧
小龙虾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影响其摄食、消化和吸收,易导致小龙虾厌食症,营养吸收**,体质下降,小龙虾会不蜕壳、延缓蜕壳或蜕壳未遂而死亡。
(八)光照强度
水体需要种植一些挺水水草,利于遮挡强光,也利于附着和攀爬,小龙虾对光线较为敏感,光线太亮会引起小龙虾性早熟,生长缓慢,外壳提早发红,蜕壳难度加大,导致小龙虾不退壳或延缓蜕壳。
(九)水温
小龙虾蜕壳的适温为19℃~30℃,适水温为25℃~28℃。池水水温过低,小龙虾会延缓蜕壳,甚至不蜕壳;水温过高,会使小龙虾蜕壳难度加大,增加蜕壳的危险性;温差变幅大极易导致蜕壳期的小龙虾出现应激反应而死亡。
(十)人为因素
一些养殖户在小龙虾生长期间错用、误用杀虫剂、杀菌剂,使得虾蜕壳后遇到药物**时不能适应而死亡。还有不少养殖户在进行杀菌、**的操作过程喜欢用抗生素,抗生素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而传统的消毒剂具有**性且低效,也会使蜕壳的虾受**而死亡。
总结:养殖前期,设计好养殖池塘,布置好人工巢*,在池塘适当种植挺水植物;养殖中,定期补钙,改底,饲料中补充糖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应急,可使小龙虾顺利度过蜕壳期,蜕壳死亡率几乎为零,养殖产量大大提高。该养殖对策通过改善养殖条件、补充蜕壳所需养分来进行小龙虾养殖,对养殖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