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鱼是初级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白条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本文将为您讲解一下什么是白条鱼,白条鱼的习性,内容如下:
什么是白条鱼
白条鱼,学名:Hemiculterleucisculus,中文别名为白鲦、餐条,江苏兴化叫白料。是Basilewsky于1855年命名。栖息于淡水,深度为0-10米,分布在**、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水库。渔业利用主要以垂钓捕获,全年可钓。初级淡水鱼。
白条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具有群居性,主要活动于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上层[上层,[指机构、组织、阶层的]上面一层或几层。],寒冷季节短时迁居深水。在幼鱼时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长大后,主要以水生昆虫、硅藻、植物碎屑[碎屑是沉积岩或沉积物的一种组分,它是母岩机械风化的产物。]等为食,喜追逐掠取浮于水面的食物。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繁殖力[繁殖力表示动物生殖机能的强弱和生育后代的能力,亦称生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白条鱼的习性
1、白条鱼属上层鱼,经常成群游弋于浅水区上,喜欢在水面上追捕飞虫等猎物,或者群集于水草的空隙间寻觅食物,也常常到船坞码头附近游弋。
2、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杂食件性鱼类、荤素皆吃,主要食物有:薯类、植物碎屑、小鱼、小虾、小型甲壳、苍蝇、蚊子、蚂蚱、小昆虫和人工饲料如麦麸、米糠以及各种植物碎屑等。
3、性情活泼,善于游窜。游速很快,喜风浪与高温,炎热的夏天是钓白鲦的旺季。这种鱼性情很躁,出水后很决就会死掉。
4、胆子很小。惧伯惊扰,一有动静,立即逃得无影无踪。
5、分布广,数量大,繁殖快:江河、湖塘、水库中到处可见它的踪影,每年5—6月产卵,在流水、静水中都能繁衍生息。
6、白条鱼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很小,一般只有几十克,大也不过200克左右,性成熟期亦短,达到一龄即可摆子。而且该鱼繁殖力极强,加上数量多,所以,各地水库。河流都有白条鱼活动。
7、白条鱼一般成年体长在10—18厘米,在水环境和气候条件特佳的地方,也有更大的个体,一处被誉为“天下名湖的普者黑[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城西北,距县城13公里处。]湖区的摆落湖内,就有人钓到过体长逾尺、重达600克的白条鱼。
8、南方的热带、**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水域的白条鱼,除了隆冬时节的短期严寒日子外,一年四季都在觅食,故垂钓此鱼几乎不分季节。
9、白条鱼喜群居性,游动时在水面形成较大面积的圆长旋流形,也有流柱形,一遇较大响动,瞬间沉人水下。在南方地区,活动为频繁的尤以春末至晚秋这一时期为盛,规律是在气温高、气候佳的清晨,太阳未升起时,就大群游动于湖库的宽敞水面,并且多在距岸较远的深水区;而到了午时,白条鱼又多沉入水的中下层,至傍晚时分,又复现早晨水面活动的热闹场景。在气温高的中小雨天,白条鱼也会喜欢浮于水面跳跃游窜。
10、白条鱼虽然个体小,但作为美食,也是当之无愧的。白条鱼多生长于大型的江河、湖库自然水域,有较佳的水质保证,加之长年生活于水体上层,故一般无土腥味,其鱼肉细嫩鲜白,而且刺软食之不扎嘴不卡喉。用香油中火煎炸出的白条鱼金黄灿灿,食人口中,鱼香味俱佳,如今在民间,15厘米以上个体的白条鱼的商品价值,要比鲤鱼、草鱼、鲫鱼高出一倍以上,在西南边关的马关地区,白条鱼以串论价,亨誉“天下山水田园风光”的普者黑湖区,游客花二三元钱才能买到一条湖中捕捞作烧烤的大白条,但食之必会口留余香,再寻买处。
什么是白条鱼,白条鱼的习性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白条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白条鱼为捕捉,喜腥类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