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行情回顾
2019年对于整个小龙虾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的发展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据统计,这一年,小龙虾产业的养殖规模首次突破2000万亩,产值超过4000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小龙虾价格的首次下跌,回顾2019年的养殖行情,整体而言,对于大多数小龙虾养殖户来说,赚钱的机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面积扩大,虾苗
[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供应短缺,苗种价格高;
2、苗种成活率低,缺乏专业的可操作的运输投放规程;
3、养殖环境与气候条件差(早春低温、*雨天气持续时间长);
4、大批量、大规模资本入侵(冲击原始交易市场,价格下行);
5、水产投入品(饲料、动保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6、病害频发,死伤惨重;
……等等,不一而足。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2020年,广大养殖朋友们将要面对的问题,将是:
1、虾苗大批量扎堆上市,且出苗时间晚;
2、养殖密度大,成品大虾少;
3、养殖病害多,成虾品质差;
4、成虾集中上市,冲击市场,价格走低。
那么,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该如何**呢?新希望六和湖北水产技术团队建议:
对于新塘:进早苗,出早虾,春季连养2批,新塘的优势是龙虾密度可控,生长快,第一批进早虾,高投喂,赶在5月1日前上市,不要刻意追求大规格而惜售,第二批进低价苗,控制投喂量,可拉大规格后出售。
对于老塘:出早苗,出早虾,养大虾,提高产量,错峰销售。有条件的可分苗塘和成虾塘,实行育养分区管理。2020年出早苗,依然会有价格优势,前期卖早苗控制密度,后期才能出早虾、养大虾。
而出早苗的核心,就在于秋冬管理。
二、小龙虾秋冬管理技术要点
第一:除杂
[除杂是指有效除去原物质中所含杂质且不与主要成分反应,且不会引进新的杂质成分的过程,比如: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Q:何时除杂?
A:一般是每年的7-9月。
Q:用什么除杂?
A:尽量选用安全无**的产品(茶饼等),切忌贪便宜。
Q:除杂步骤?
A:1、缓慢降水,环沟水位维持在60-70公分
[公分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十进制长度计量单位。]左右,促进小龙虾打洞,观察环沟周边洞口增多后,用茶饼(60-70公分水,用30斤/亩)杀灭沟内的野杂鱼和福寿螺,野杂死后及时换水、解毒,同时将死鱼、死螺捞出,避免腐烂坏水。
2、养殖多年的老塘,环沟淤泥较厚,底泥发黑发臭。这时可继续缓慢降水,逐步将环沟水抽干,进行晒沟操作,同时促进环沟内种虾进一步打洞繁殖。(不可过分晒沟,否则会导致打洞种虾损伤)。
第二:水位管理
稻虾养殖模式的上水
[上水,一词的意思是加水,船舶在河中逆流航行等意思。]步骤参考:
上水次数上水时间水深控制作用
首次上水底层虾洞,抱卵较多上水20公分左右出第一批苗
二次上水延迟半个月田面水深10公分补种新草,泡稻草
三次上水延迟半个月田面水深20公分二次泡草,出虾苗
四次上水延迟二十天田面水深40公分保温
注意事项:
1、上水务必用100目及以上的过滤网过滤防鱼卵再次被带入;
2、水位冬季保持误差不超过5cm;
3、秋冬季节水源不充足,农田用水较多,每次上水后,为防止种虾以及虾苗应激反应过大,需使用爽精灵解毒抗应激。
第三: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管理
1、水草的作用
1)增氧、躲避、降温、攀附,增加养殖的立体面积;
2)改善底质、调节净化水质。
2、如何种草
1)水位要浅,15公分;
2)要压泥土;
3)水草种植后5天,需施用草肥;
4)稻田养虾模式水草的种植株距一般为2-3米,行距10-15米。
3、秋冬季节的水草问题
1)重新栽种水草,长势慢。
2)水草根系腐烂发黑。
3)水草挂脏,活性差
解决方案:
1)合理施加草肥(3-5天一次);
2)捞出腐烂水草,施肥促进根系生发;
3)净水(底精灵),肥水(绿精灵),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双新一型)。
第四:水质管理
1、如何肥水
一般虾塘的施肥步骤如下:
1)首次使用化肥/有机肥,补足水体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都不缺钾,华南部分地区除外,因此钾肥并非必须);
2)第二天适当补充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种(芽孢杆菌、*酸菌、光合细菌等);
3)3-5天后投放虾苗或种虾;
4)7-10天为一个周期定期补充有益菌种;
5)不定期追肥(追肥一般使用速效肥料,如氨基酸肥、无机肥、生物肥等,少量多次施肥)。
2、红黑水如何解决
由来:红黑水一般是由于上水后温度低、菌种少、稻草逐渐腐烂引起。
解决方案:
晴天上午使用双新一型(1包加4两红糖,活化4-6小时)+绿精灵(2包,化水),泼洒8-10亩水体,补充芽孢杆菌,加快稻草分解,一方面培育天然饵料,供虾苗食用,另一方面为藻类提供营养物质。
第五、饵料管理
1、对于老塘:清除野杂鱼、补种水草之后,可进行泡塘处理,来回升降水位两次,**种虾出洞摄食,根据出洞情况及时投喂30蛋白国雄亲虾料,保证营养供给,加强性腺发育,促进种虾早挂卵、早出苗。首次投喂量建议控制在1.5-2%,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2、对于新塘:进种之后及时投喂30蛋白国雄亲虾料,适当补充**,帮助恢复种虾体质,促进伤口愈合和性腺发育,帮助种虾早恢复、早交配、早挂卵、早出苗。
3、日常需要保证充足的钙元素供给,定时泼洒钙镁灵(与水1:1混合,稀释50倍泼洒,一袋用4亩水体),增加水体钙、镁浓度,促进蜕壳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