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饶平县
[饶平县,地处广东省潮州市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濒南海,辖21个镇、1个林场,共394个村(居)委会。]展雄水产品有限公司郑友拉郑国平刘妙君刘世创李少彬
广东省饶平县海洋与渔业局詹华山/文图
浅色黄姑鱼(Nibeacoibor)又名白奈,是一种优质肉、鳔兼用型鮸鱼类鱼种,鱼肉可加工成速冻生鱼片,鱼鳔可加工成速冻鲜鱼鳔或加工成鱼胶,浅色黄姑鱼胶的食、药用价值高,价值比普通鮸鱼胶高3倍~4倍,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网箱
[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优良品种。
养殖的浅色黄姑鱼苗
[也叫“鱼花”。]多来源于野生捕捞,由于长年捕捞,野生资源逐步减少,养殖的鱼苗紧缺,影响了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的发展。经过多年攻关,采用在养殖海域海水网箱孵化
[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培苗,标粗的鱼苗适应本海域的环境,投苗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一、海域选择
参考历年的气象、水文、水质资料,选择水质清新、环境无污染、海水比重在1.019~1.023之间、pH值8.0~8.6,雨季江河淡水渗透量不会太多、时间不能过长的海域。
二、网箱设置
网箱规格选择3m×3m×3m或4m×4m×4m,网箱体过大不便于操作。网衣
[ ...]的密度﹙网目的大小﹚:产卵箱、孵化箱的网衣以鱼卵不掉落网外;饲养箱网衣鱼苗不能逃逸为宜。一般产卵箱、孵化鱼卵网衣的网目规格(2a)0.05cm~0.1cm,培育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鱼苗网衣的网目规格(2a)1.0cm~1.5cm。
三、种鱼
[种鱼是汉语词汇,拼音zhǒng yú,指养鱼。]选择
种鱼选用野生或人工培育的浅色黄姑鱼成鱼,鱼龄3年左右,先将种鱼放在深水网箱培育,并进行种鱼初选,选择体重
[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5斤以上,发育健全、无病残的成鱼作为储备种鱼。期间要进行三次严格筛选淘汰,第一次选择体质健壮、无伤、鳞片完整的个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和选择,第二次选择体长、体重符合标准的个体继续培育,第三次进行亲本筛选,按种鱼标准,选择性征明显,体色艳丽,无病无伤残,鳞片完整,性成熟度完好的个体作为亲鱼培养。
四、鱼苗繁殖
1.配对:将选定种鱼,按♂、♀1︰1的比例,放在一个产卵网箱进行配对繁殖,当海水温24~28℃时,种鱼开始**产卵。为了达到产卵时间一致,应采取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催产。在水温稳定在25℃以上,比重在1.018~1.024的环境条件下,即进行肌肉注射催产。雌鱼注射HCG400国际单位/kg~500国际单位/kg鱼休和LRH-A6ug/kg~8ug/kg鱼体,雄鱼注射HCG300~350国际单位/kg鱼体,一般注射激素的效应时间为36小时~40小时,亲鱼便可自然产卵受精。当亲鱼产完卵后,在当天收集受精卵
[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进行分离筛选,将受精卵放入海区孵化网箱进行孵化。
2.孵化:孵化场地选择水质清新,环境无污染的海域,结合药物预防淀粉卵、甲藻病的发生。海水比重选择在1.019~1.023之间,pH值8.0~8.4,水温24℃~26℃。孵化管理采取利用自然潮流,在无风静潮时,采用静水微充气设备进行充气增流,气流量控制在以卵能均匀分布,不浮水面积聚和不沉底为准。由于孵化网衣密度大,沉积物难以自然排出网箱外,故每天应视其沉积情况,吸除网箱底沉积物1至2次,减少因沉积物被有害微生物作为寄主,导致受精卵感染发病,影响孵化率。当气温在25℃左右,受精卵经60小时~65小时可孵化出膜。
3.幼体鱼苗培育:幼体鱼苗出膜后,应及时移到幼体鱼苗网箱,放苗密度8万尾/m3~10万尾/m3。水质比重1.019~1.023,水温24℃~26℃,pH8.0~8.4。鱼苗开口投喂轮虫,藻类,投量为8个/ml~12个/ml,每天投喂2次,使育苗水体中轮虫藻类量保持在4个/ml以上。
4.幼鱼苗培育:当幼体鱼苗3天龄,体长0.1cm~0.3cm,可移入鱼苗培育网箱,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5000苗/m3~10000苗/m3,鱼苗投放后,开始可泼洒鳗鱼饵料,每天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观察的情况调整投喂量,8天~10天后当鱼体长达0.6cm左右时,开始投喂无节幼体和桡足类饵料等。18天~20天后,当鱼苗达1cm左右时,可投喂新鲜的鱼肉糜,投喂次数一般每天5次~6次,投喂量为体重的40%~60%,幼鱼苗培育时间为40天~50天。
五、鱼苗标粗
浅色黄姑鱼苗的生长速度快,故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密度调整,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减少鱼苗因密度大,导致营养﹑活动空间﹑水溶氧等**因素,而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故必须作及时调整密度,并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的管理。
1.1月龄
[Moon's age从新月起算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 并以朔望月的近似值29.5日为计算周期。]~3月龄鱼苗阶段的饲养管理:投放鱼苗体长5cm左右,放养密度100苗/m3水体,饲料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以鱼肉糜为主,投放量以鱼体重5%~6%,分早晚二次投喂。
2.4月龄~6月龄的管理:投放鱼体重300g,放养密度50苗/m3水体,饲料以小鱼为主,饲料投放量以鱼体重5%~6%,分早晚二次投喂。
3.7月龄~9月龄的管理:投放鱼体重1.1㎏,放养密度25条/m3水体。饲料以小鱼为主,饲料投放量以鱼体重0.5%~1%,本阶段气温较低,鱼的摄食量下降,饲料量应视水温情况而定,一般2天投料一次,在中午或傍晚投喂。
六、标粗鱼苗的放养
通过不同鱼龄鱼苗在深水网箱的放养测试,9个月龄,体重1.1㎏的标粗鱼,用于深水网箱放养较为适合,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七、鱼病的防治
1.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因饲料变质或缺乏营养和外界的****而造成鱼苗发病。
2.通过对种鱼和幼体(卵)的严格消毒,采用活菌微生物﹑中草药萃取物和合理放养密度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使用优质新鲜的鲜活饲料,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板蓝根粉、黄莲粉等中药剂,达到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