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秋季,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疫病易发期,在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谨防疾病的发生。肠炎病、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烂尾病、新棘虫病等都是黄鳝养殖过程常见疾病,为了避免养殖场不发生这些疾病,以下就对其发病症状、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技巧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肠炎病
1.症状:红肿,鳃部出血,头部发黑并伸出水面呼吸,口腔有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现象,腹部出现红斑。4~7月流行,传染性强,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2.防治:①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1g/m3水体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②每50kg鳝用5g大蒜拌饵投喂,连续6天;或用2g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拌饵投喂。
二、出血病
1.症状: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较明显。红肿,有的口腔内有血样黏液,提起尾部,口内流血水。
2.防治:①用0.2mg/l~0.25mg/l土霉素化水全池泼洒。②每5kg鳝用1g~2g土霉素拌蚌肉等投喂。
三、烂尾病
1.症状:尾部充血发炎,继而肌肉坏死溃烂,严重时尾部烂掉,尾脊骨外露。
2.防治:①用土霉素0.2mg/l~0.25mg/l全池泼洒。②用0.25单位/毫升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金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us)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结晶。]浸洗消毒病鳝。
四、新棘虫病
1.症状:虫体吻部牢固地钻进病鳝肠黏膜内吸取营养,导致黄鳝肠道充血发炎,阻塞肠管,使部分组织增生或硬化。
2.防治:①用90%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0.1mg/l全池泼洒。②每千克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04g~0.1g拌1kg蚯蚓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