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弧菌
[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种类
常见弧菌在TCBS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菌落特征
二、弧菌检测方法
操作方法:
取0.1毫升池塘水与生理盐水进行适当稀释
[稀释(英语:dilution)指对现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剂而使其浓度减小的过程。](若比例为1:4,则稀释倍数为5),稀释后水样取0.1毫升滴于弧菌平板上,使用
[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一次性涂布
[将糊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或聚合物熔液涂布于纸、布、塑料薄膜上制得复合材料(膜)的方法。]棒将水样均匀的涂布于平板上,加盖,平放1~2个小时后倒置。室温在25~37度繁殖室内培养1天;冷天可用泡沫箱内加8~10瓦电珠维持温度,20~25度培养2天。
计算公式:菌含量(cfu/ml)=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10;
图1弧菌检测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①培养基日常4℃冰箱保存。使用前放在室内,恢复到室温。
②若使用金属涂布棒,需要用前灼烧一下,等涂布棒**后再操作。
③培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相邻菌落融合影响计数,并避免**菌落变为绿色,影响黄、绿菌区分。
④弧菌总数较低时,可不进行稀释,此时稀释倍数为1。
参考标准:
闷热高温天气、水浑浊溶氧低、下雨天、藻相变、倒藻、死藻泡沫等情况下弧菌数量剧增,前后差异可达10倍,达到2000~15000cfu/ml。建议水体弧菌总数超过2000cfu/ml后,进行消毒,并及时在5小时内补充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
三、弧菌控制案例
南三杨总,在养26口塘,塘面积4.5亩左右。有三批次规格虾子,6口塘21头(6月19日开始陆续出虾),8口塘35头,其余为200~300头过塘虾,均正常在养。目前21头虾已出4口,亩产2400~2600斤左右。杨总坚持全程进行弧菌检测,所养虾塘整个过程中从未白便、偷死,出虾规格整齐,水色清爽。
具体操作:
在弧菌总数超过2000cfu/ml后,进行消毒补菌。使用方法为,早上第一餐料后(8点左右)使用靓底1包/亩,2~3小时后201解毒每瓶2亩(根据水质爽度决定是否使用),5~6小时后使用强力倍生源1包2亩,晚上8~10点适当补充粒粒氧1包每亩。若弧菌数超过4000cfu/ml,靓底使用量调整为2包/亩,其它不变。
效果体现:
①控制效果:消毒补菌后,大多数塘弧菌数量能在2天内直线下降到安全范围内,个别弧菌数量过高(4000以上)池塘下降幅度相对平缓,需要3天甚至更久。在溶氧更高、弧菌总数一般超标情况下,弧菌处理效果较好,如若溶氧水平较低、弧菌总数过高,需要进行2次甚至多次连续消毒,再进行补菌。
②使用周期:结合调水底改操作,弧菌控制效果可维持时间大致5~20天左右。主要受闷热高温天气、水浑浊溶氧低、下雨天、藻相变、倒藻、死藻泡沫等因素影响;其次高温投料量大,有机物过多成为弧菌繁殖温床,也会缩短使用周期。
四、小结
弧菌无处不在,中茬虾的高温、高pH值、易倒藻、底恶化、底部低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和台风天气等,都是弧菌爆发的适宜条件,威胁对虾养殖,导致对虾常见白便和偷死发生,养殖成功率下降!但控制弧菌并非毫无办法,关键是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目前来看,有效的防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首先通过养水三步曲方案,达成稳定菌藻相的同时,大量有益菌、碳源的添加,对池底物质转换帮助较大,并对弧菌有抑制作用;
其次,经常关注池底溶解氧状态,必要时添加增氧类产品,如粒粒氧、202等;
再次,在饲料中拌入虾多宝发酵液、103,酸化肠胃,预防感染;
最后,参考上述案例,监测弧菌的数量,一旦数量达到威胁对虾临界值2000cfu/ml,马上使用消毒补菌措施来控制弧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