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俗称昂刺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黄颡鱼水[鱼水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君臣相得、泛喻关系亲密无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关于黄颡鱼水霉病症状、黄颡鱼水霉病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内容如下:
黄颡鱼水霉病症状
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长毛,变成白色的绒球;肉眼可见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受伤处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直至肌肉腐烂,瘦弱独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亡。
黄颡鱼水霉病流行情况
黄颡鱼水霉病一年四季流行,早春和晚冬为重点发病期。对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成鱼有严重危害。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焦躁不安,食欲减退,直到肌肉腐烂,后瘦弱而死。
黄颡鱼水霉病防治
(1)放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3)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浸浴5~10分钟。
(4)先用5%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浸洗是词语,拼音是jìn xǐ,指平声的字,指浸入清洗液清除金属表面污垢。]病鱼3~5分钟,再用青霉素溶液(每100千克水加80万单位)浸洗10分钟。用灭毒净全池泼洒,浓度为0.3毫克/升。
黄颡鱼水霉病症状、黄颡鱼水霉病防治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养殖户们更好的处理黄颡鱼水霉病,为养殖场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一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