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养殖技术的内容非常精细庞杂,一篇文章难以面面俱到,在娃娃鱼养殖时要求的环境、水质、饲料、疾病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关于娃娃鱼繁殖有哪些方面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娃娃鱼技术,内容如下:

  人工繁殖娃娃鱼技术

  1、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娃娃鱼技术

  雌性泄殖孔[泄殖孔也即泄殖腔(cloaca),为肠的末端略为膨大处。]略大,周围外凸,并形成椭圆形的隆起圈,泄殖孔内周边缘分布有一圈突出的*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有两片**桔办状物,孔外周桔办状肌肉隆起,繁殖季节孔内缘似红肿状。

  雄性泄殖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泄殖孔周围无突出*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无桔办状物,孔外无突出隆起。

  2、成熟亲本选择

  用于人工授精[人工授精(AI)是指采用非**的方式将**递送到女性生殖道中以达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雌娃娃鱼,必须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时,饱满松软并富有弹性;雄娃娃鱼则要求上述雄性特征明显。有条件还可进行**晶质显微镜检查,活力较高时才可作种用。

  3、催产娃娃鱼的人工催产激素可用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和HCG(绒毛膜*****)两种激素混合注射。LRH-A一般每公斤体重50微克,HCG每公斤体重为800—1000单位。注射部位以娃娃鱼背侧肋沟间进针较好。注射催产激素后,如水温在14—21℃范围内,产卵在4—9天之间,其中以4—5天卵质量好。

  4、授精

  常用的授精方法称干湿法。具体操作是:待雌娃娃鱼在池中产出一小段卵带后,随即从水中将母体捉住轻轻放人布担架上,用黑布蒙住头部,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稍稍向上提起,另一人左手端无水的接卵盆,右手抓住卵带一端向下轻托,让卵带慢慢自然地进入盆中。当盆中的卵带有一定数量时,要抓紧时间,轻压雄娃娃鱼的腹部,挤出**盖于卵块上,加上3—5毫升水,再两手托盆轻轻摇动,使**卵子混合。约5—10分钟后,加人少量清水,以后30分钟内,要换水两次,便可分盆进行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5、孵化

  娃娃鱼人工孵化方法是采用“静水孵化”。每天定时换水5—6次,换水时要使胚胎能缓慢地翻动,以免长期不动而发生胚体“贴壳”现象。孵化用水要求含沙质少,溶氧量高,水温以14—18℃为宜。孵化过程中要防止直射的光线,好在弱光暗处进行,如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生水霉病,可用1/15—1/30万的孔雀石绿水溶液将胚胎浸泡3—5分钟。

  人工繁殖娃娃鱼注意事项

  对性成熟雌雄亲体,采用激素(绒毛膜*****和促黄体生成素)**、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获得人工繁殖的娃娃鱼苗。娃娃鱼卵呈念珠带状。颗粒大(卵球直径为1.7一1.8厘米),胚胎发育变化缓慢,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从开始到出苗需35—40天,这样孵化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受精卵的孵化是用静水孵化法,孵化用水的水质要清新,水温要较稳定,以18—20°C为宜,24小时内交换孵化水体4一5次。

  水体更换的次数可根据水质、水温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水温变幅不大,受精卵经30多天孵化期即可出苗。孵出的幼苗待开口吃食后,即可入池培育。幼苗培育池不宜大,以l一2平方米为宜,池深60—80厘米,每口池放鱼苗10尾左右、饲养管理方法与成体差不多,只是投喂的食料在份量和数量上要适合幼体胃口。

  每次投量不宜多,投喂料要便于幼体摄取吞食。娃娃鱼苗的培育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管理要精细,不得疏忽。

  娃娃鱼不是鱼类,只是在水中生活,发出的叫声似婴儿哭声,因而被人们称为娃娃鱼,是一种名贵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养殖效益好。人工繁殖娃娃鱼技术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