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鳃病[黑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轻时河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是南美[南美**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白对虾[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处理不当,会引起大量死亡。因此,养殖户们在养殖期间应该做好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的防治措施。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病因
1.不重视肥水和养水。
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前不注重肥水培藻,放苗后不重视养水,致使池水缺乏有益藻类,水体光合作用弱,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长期偏低,pH值不稳定,二**碳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积聚过多,从而损害对虾鳃部。另一方面,水质不稳定,致病菌容易繁殖,从而诱发黑鳃病。
2.肥水方法不当。
有的养殖户肥水方法不当,单独使用某种化学肥料(无机肥)进行肥塘,造成肥力单一;有的则将多种化肥混合使用,但搭配不合理,造成某种肥力过盛(如氮磷比例失调等),从而导致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甚至出现“水华”.这些有害藻类进行强烈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水体中的二**碳等酸性物质,导致池水pH值过高,损害对虾鳃部。另外,水中过多的藻类颗粒随对虾呼吸进入鳃部积聚后,加速了黑鳃病的发生。
3.池塘底质和水质污染严重。
在养殖中后期,随着对虾排泄物的增多,以及残余饲料和老化,死亡的水生生物尸体的沉积,很容易造成池底恶化和水质的污染,致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注意底质改良和水质净化,黑鳃病就容易发生,尤其在夏天高温季节、有机污物高速分解时更易发生。
4.重金属[重金属: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如果池水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则这些重金属离子就会经对虾体表或饲料进入体内,与体内主要酶类的氢硫基中的硫结合,成为难溶的硫醇盐类,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影响机体的代谢。另外,鳃及体表的粘液会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蛋白质复合物,覆盖整个鳃和体表,以及充斥于鳃间隙中,影响鳃的呼吸机能,进而造成黑鳃。生产实践中较为多见的是铅中毒而引起的黑鳃。
5.池水氨氮和**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此种情况在夏季尤为多见。这两种物质均为血液毒,它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鳃部或直接作用于鳃部,损害其携氧功能,从而引起鳃组织缺氧坏死,甚至全身中毒死亡。
6.饲料营养不全,维生素缺乏。
如对虾长期投喂营养不全、维生素缺乏的劣质饲料,也会诱发黑鳃病。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症状
从外面看鳃部有许多黑色条纹。镜检时可看到鳃丝上有点状的成片的坏死变成黑色的部分。
除眼睛看到的症状外,必须剪一点变黑的鳃丝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变黑的组织,并且没有细菌或真菌等病原,才能确诊。有些对虾在鳃上有大量丝状细菌、固着类纤毛虫和污物使鳃的外表变黑的,不是黑鳃病。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防治
1、增加开启增氧机的时间,以提高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因为对虾鳃部有病变,易引起虾体缺氧,当遇到**天气时,导致大量死亡。
2、有条件时先换水15-20cm,然后用水体消毒剂全池泼洒,隔天重复一次。好消毒后的第二天再适当换水。
3、预防及治疗,预防: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一次用量,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15-20g,定期全池泼洒,预防由水中悬浮物有机质过多引起的黑鳃病。治疗一:生石灰或强碘,一次用量每立方米水体15-22g,或0.45ml,全池泼洒1次;第二天,底改黑加黑,一次用量每立方米水体0.45-0.75g,全池泼洒1次。治疗二:由重金属引起的黑鳃病,要大量换水,同时用解毒安,一次用量每立方米水体,0.3-0.75g,全池泼洒一次;同时用Vc+VE,一次用量每1kg体重50-150g,拌饲投喂一次。
了解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是养殖户们做好南美白对虾黑鳃病预防治疗的基础工作。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南美白对虾黑鳃病的防治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