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个水产品种都会因时因地而形成特有的养殖模式,好模式往往决定了养户的最终收益。为了归纳和总结现有模式,学习和提高养殖技术,我们将陆续推介罗非鱼、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甲鱼等养殖模式的优劣对比。如果您有好的养殖模式愿意与读者共享,请跟编者联系。

  养殖模式**拼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高位池养殖Vs土池养殖

  □记者 吴耀华

  9月7日,湛江东海岛

[东海岛古属雷州辖地,通用语言雷州话,1958年东北大堤修建后成为半岛,今属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东南的余振国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刚卖了批虾:十亩水面,养了65天,规格54条/斤,价格11.8元/斤,产量7000多斤。“我女婿在龙海天高位池里的虾养了3个月,规格已有30支左右,也准备抓(虾)了。”余振国说。

  “土池和高位池,你比较喜欢哪种呢?”记者好奇的问道。“难说,我两种都养过,都可以赚钱。”余振国挠挠头,笑道。

  土池易培藻

  高位池易控水

  养虾先养水,养水看养藻。藻位于虾塘生物金字塔的底层。刚进池的虾苗依靠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

和各种藻类为食。“土池营养元素

[怀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你怀孕之后,一个可爱的胎儿就开始在***肚子里成长起来。]

丰富,比较容易培藻。”宇腾生物科技的陈哲渊说道,“而高位池多是铺地膜或是水泥红砖,直接把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与水体隔离开来,藻类获取不到营养,难生长,需额外添加肥。”

  正是因为地膜和水泥红砖的作用,在雨天时,雨水不会把泥沙冲进塘中,不像土池雨天的塘水易浑浊,虾易生病。也就是说,外界对高位池的影响相对于土池来说较小。再加上高位池,一般都打有沙井或进过滤水,“水源控制能力强,泼洒药物也能精确计算,管理比较方便。”硇洲岛的梁爱洲一语中的。

  土池饲料系数低

  高位池产量高

  “土池里生物饵料多,有助于降低饲料系数。”东简镇做水产药品的叶林强,验证过通过肥水培藻,投苗后2个星期都不需怎么投料,虾长势也不错的案例。

  在土池整个养殖过程中,虾除了可摄食投喂的饲料,还可摄食塘中的有机碎屑、藻类和各种浮游动物等“可口食品”。饲料系数相对纯投料喂养的高位池而言,自然会低些。

  “高位池追求的就是高产量。”梁爱洲指出,高位池一般投苗密度高以获得高产量,养殖过程换水量大,增氧需求高,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多,开机时间长。“到中后期,停都不敢停。”不过高投入也是高回报,陈哲渊在雷州的一口2亩左右的高位池,出了4000多斤30条/斤规格的虾。“我的料比在0.9左右,成本与土池相差较大的就是电费了。”

  土池水质稳定

  高位池自净力差

  “到养殖后期,土池水色很稳,不易变,虾也不易出事。”陈哲渊解释此原因是土池吸附缓冲能力较强。对这点,梁爱洲也表示赞同。泥底能把营养吸附在池底,营养不会被排走,水体营养充足,藻类就不会因缺肥而衰败死亡,引起水变坏,虾发病。“这得益于淤泥的多孔物理结构与塘底的多种生物群落。”

  在高位池底,多是薄膜或水泥底,微生物的生活空间大为减少,数量自然不多。残饵、虾的排泄物、各种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尸体得不到及时分解,这样高位池水易反复变化,对虾而言,环境变化,无疑是种“折磨”,应激发病率高很多。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