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淮安澳华/周胜利
[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增加,水环境开始恶化。中后期对虾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原因跟水质变化有关。
养殖对虾的朋友很清楚,对虾养殖到100条以下基本可以保本盈利,如果因为中后期水质管理出现问题而造成损失是非常可惜的!养殖中后期的水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就北方地区工厂化养虾中后期水质出现的问题,做以下技术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中后期排污
[排污,指排除污染;排放有害物质;排放污染物。]养殖中后期,随着对虾排泄物增加,每天定期排污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排污效果的好坏是维护水质稳定的关键!如果是椭圆形池子,具有中间集污功能的,一般喂料前半小时
[深圳市半小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移动互联网o2o(Online to Offline)领域,基于生活服务行业,让消费者体验快速便捷的预订生活服务,为商家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服务标准化,高效化。]排污,排污不要太久,只需要把脏东西排出即可(排除的水跟池水一致,水不发黑发臭为标准)。
喂完料2小时后,再次进行排污,同时观察排出的水中有无剩料,有剩料的下餐要及时减料。我们坚持每天每餐喂料前后都要进行排污,而不是每天集中一次排污排水。
这种餐前餐后的排污方式,有利于保持池底持续清洁,对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影响也比较小。对于长形没有中间集污的池子,最好设计一个吸污管,同样在喂料前半小时和喂料后2小时,进行吸污排污工作。
养殖中后期换水
养殖中后期,除了排污排出部分水后,还要定期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排水最好选择在上午,这样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排水可以跟喂料前排污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每天第一次排污可以适当加大排水量
[排水量是用来表示船舶尺度大小的重要指标,是船舶按设计的要求装满货物——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排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把握,原则上单次排水不要超过池水总量的1/4。中期换水量控制在水体的1/3以内,后期的排水量可以适当加大,控制在1/2左右。进水最好采取持续流动水,进水原则是水流越小越好,进水时间缓慢增长,不建议一次性大量进水的方式。
养殖中后期清污
随着虾逐渐长大,虾壳也变大变多,时间久了虾壳容易堵住排污口,不利于排污。因此,要密切观察虾蜕壳情况,并每隔3—5天定期下到池里查看排污口是否被堵,捞出不能排除的虾壳。
*雨天
[《*雨天》是依然痿糟猫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管理
虽然工厂化车间受*雨天气的影响相对于外塘较小,但是*雨天气直接影响棚内的光照,对车间的直接影响是藻类的生长和水温变化。*雨天容易造成棚内藻类死亡和水温波动。
水体藻类死亡和水温波动容易造成虾的应激,轻者引起对虾应激蜕壳,严重会造成病菌感染。*雨天根据水体波动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水体波动较小,虾应激不大时,白天泼洒应激宝(2g/立方水体)增强对虾的免疫力,晚间用氧宝(1g/立方水体)+虾蟹活力宝(5g/立方水体),增加水体溶氧和促使虾快速硬壳。
2、水体波动大,虾应激严重时,白天用碘宝(2g/立方水体)进行水体消毒,消毒4小时后用正肠宝(5g/立方水体)调水。晚间用氧宝(1g/立方水体)+虾蟹活力宝(5g/立方水体),增加水体溶氧和促使虾快速硬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