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细菌病是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类病害,由许多兼性寄生细菌侵染引起。从小龙虾上分离到的细菌有10属,包括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单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弧菌属(Vibrio)。
1小龙虾细菌疾病的种类
1.1肠道细菌**染
由多种细菌组成小龙虾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菌群,主要有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的细菌。
1.2甲壳病
小龙虾甲壳病与细菌和真菌有关。当外骨骼被侵蚀时可致小龙虾死亡。该病害由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黏细菌(Myxobacteria)、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的细菌引起。
1.3烂鳃病
小龙虾鳃表面通常会附着丝状藻类或者革兰*性菌,还可能存在一些原生生物,在正常情况下,鳃上附着这些微生物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小龙虾烂鳃病的发生通常与养殖环境水质恶化有关,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养殖水质,细菌就会在鳃部大量增殖而导致鳃组织腐烂,直接影响鳃组织对水过滤和对氧气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小龙虾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1.4菌血症
[菌血症指血液中出现微生物。]在小龙虾的血淋巴中可以检查到大量弧菌属(Vibrio)、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但是,现在还难以肯定在小龙虾血淋巴中观察到细菌是否意味着就是病原菌
[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因为小龙虾是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生病症状。小龙虾菌血症的临床症状只有在濒临死亡的小龙虾中才能观察到,主要表现为患病小龙虾意识丧失,并呈现麻痹状态。
2不同细菌引起的病害
2.1螯虾立克次体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Coxiellacheraxi)
感染小龙虾的类立克次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立克次体在小龙虾体内全身分布,属于系统感染,这类立克次体被命名为螯虾立克次体(Coxiellacheraxi),除了感染小龙虾外,也与澳洲淡水龙虾(Cheraxquadricarinatus)的大量死亡相关的。第二种类型立克次体仅感染小龙虾肝胰腺上皮,在其他的淡水螯虾中尚未发现。
2.2螺原体(Spiroplasma)
螺原体是小的、螺旋形细菌,与节肢动物,蜱虫和植物有关,至今已描述40种。螺原体(Spiroplasmaspp.)作为雄性昆虫上的微生物,能干扰一些昆虫种群的性别比。至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螺原体能干扰小龙虾的性别比例的实例,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证明了引起小龙虾患病是螺原体,合成的171bpPCR产物与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有99%一致,这表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血缘关系。
2.3弧菌属(Vibrio)
引起小龙虾死亡的弧菌(Vibriospp.)有2种。最小弧菌(Vibriomimicus)是引起小龙虾死亡的主要病原,而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对小龙虾的致病力弱,病死率低。该病害是系统性侵染,存在于血淋巴中,生病小龙虾除了嗜睡外,没有特殊外部的症状。
小龙虾感染弧菌引起病害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趴边、离岸死亡,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池塘龙虾全部死亡。发病期从4月底开始。此外,人们如果摄食被弧菌侵染的未煮熟小龙虾能导致人类的肠胃炎。
2.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在小龙虾养殖环境中,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无处不在,它也与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病害有关,偶尔引起人类疾病。该细菌可从健康小龙虾上分离到,被认为是潜在的病原菌。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引起出血病
[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烂眼症、甲壳溃烂病,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也能引起肠炎和水肿病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烂尾病和偷死症。
来源:水产养殖JournalofAquaculture2018年11期ISSN:1004-2091
[1]赵楠,武秀丽,赵桂华.小龙虾细菌病害研究进展[J].水产养殖,2018,39(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