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先养水,养水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来调控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使得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的溶解氧保持充足、稳定。养虾过程中,如果水体没有充足溶解氧,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水质的管理方法

就会老化或倒藻,水中物质循环就会受到阻碍,并产生**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硫化氢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

等有害物质,导致水体发腥发臭,如同死水臭水。

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的好坏,受到水源、气候、水生生物、投料量及生物排泄物等影响。弄清水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是搞好对虾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水色

[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

管理的一般程序是先观察水色,如水体的颜色、浑浊度、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等。其中,水色和透明度的调节,是极为重要的养水手段。通常水色保持茶褐色、黄绿色和绿色为佳,控制透明度在养殖前期应为30~40公分,中后期为25~30公分为佳。再利用水质检测设备对水质的各项指标做出检测。

水色管理

我们所说的水色管理,一般是指通过各种办法来使水体中的有益单胞藻保持适宜的数量和活力。优良的水色有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黄浊水;**水色有黑水、红水、酱油色水、白浊水和澄清水等。

水色的意义

水色是指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质、微生物、粘土或胶状物及金属离子等,在阳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但在组成水色的物质中,以浮游生物、有机悬浮物、泥土颗粒和微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水色有以下特性:

①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②可稳定水质因子,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③提供对虾天然的饵料。

④可减少水体的透明度,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对虾防御敌害,给对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⑤可抑制病菌的繁殖。

衡量水色的标准:

肥:有一定的透明度(20~40公分);

活:早上清淡一些,下午较浓一些,浮游动植物平衡;

嫩:藻类生长旺盛,水色呈现亮泽,不发暗;

爽:指水中悬浮或溶解的有机物较少,水面上没有堆积泡沫;

如何鉴别真假水色

我们一般看水的肥度,都是以透明度为指标,一般认为透明度低的水是“肥水”,以致很多养殖户把一些浑浊缺氧的水质也当成“肥水”。真正的肥水,指的是生产力高的水质,而生产力高的水质表现在藻类活力旺盛、产氧能力高,这样的水色我们称为“真”水色;而那些透明度低,水色为浊绿(红)色、黑色或暗红色等水色,水中藻类稀少或老化,产氧能力低的水体,我们把这样的水色为“假”水色。

鉴别池塘的“真”藻色和“假”藻色,主要是通过判断藻类的种类和活力。判断藻类种类与活力。判断藻类种类与活力的简单方法,就是用一个矿泉水瓶装池塘水,静置在阳光下15~20分钟后观察。

①如果瓶壁产生的气泡多,说明藻类丰富,上部气泡多,说明水中蓝藻占优;气泡少则藻类稀少;无气泡,说明藻类极少。

②如果瓶底有较多绿色沉淀物

[沉淀物,在化学上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也指在沉淀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

,而瓶中水无色,则说明藻类刚死亡,一般此时水色暗绿且浑浊。如果瓶底有较多沉淀物,且瓶中下层为绿色,上层无色,则说明藻类已老化。以上两种情况,先用黑霸+五星护卫1+1用3~4亩,再用绿藻源+藻动力+肥水膏(5+2+1用10亩)。

③如果瓶中水悬浮物较少,且上下水色一致,瓶壁上有气泡多,则说明藻类活力较好,如瓶壁上气泡不多说明藻类开始老化。激活藻类的最好时机是放置过夜后,瓶底有微量绿色沉淀物,这种情况及时使用绿藻源+活菌王(3+1用6亩)锁定水色,维持菌藻平衡。

图①为优良的黄绿水,水色光泽度

[光泽作为物体的表面特性,取决于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所谓镜面反射是指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现象。]

好,透明度适中,水中藻类丰富且有益藻为优势。在这样水体生长的虾苗体色透明,食欲强,肠胃饱满,生长较快。

图②③为同一口塘同一时间拍摄的,是典型的假水色,一眼看去很像优良黄绿水,其实是**水色返清的表现,该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藻色素分解,藻尸下沉,因此细致观察可见水色透明度较高,但底部发黑映出水色较暗,光泽度也较差。在该水体生长的对虾体色较暗,黑点多,食欲不振,易出现空肠空胃现象,并伴有鳃肿、偷死等病变发生。

水质指标管理

水质指标包括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透明度、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氨氮、总碱度、**还原电位、**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离子含量等。

理想的水质指标:

透明度:25~30公分

pH值:8.2~8.6

溶解氧(DO):≥4.0毫克/升

总碱度:≥120毫克/升

氨氮:≤0.4毫克/升

硫化氢(H2S):≤0.01毫克/升

**酸盐:≤0.05毫克/升

总异养菌:105-106个/毫升水

弧菌总数:≤1000个/毫升水(绿弧菌<100个/毫升)

水质指标的检测

池塘的水质指标需要定期检测,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方向,进行养殖水质调节和疾病的预防,是成功养殖的关键技术。

池塘的水温、pH值、透明度最好每天检测2次,分别在早上7时和下午4~5点。每4~6天,或发现软壳时,检测氨氮、**酸盐一次。每次进水、下雨前后检测盐度、总碱度、总硬度。在*雨天、水变后、高温低压或虾跳时检测溶解氧。重金属则在放苗前检测,进水、下雨后抽检。弧菌和总异养菌,每5~7天检测一次。每次检测的结果应详细记录保存,作为水质、疾病诊断的有效依据,也是水质调节的重要参考数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