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彻底清塘消毒
淤泥较多,不利于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生长,因而养殖南美白对虾应注意清塘消毒。
1.清淤:已经进行养殖的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特别是一些老池塘,淤泥较多,如果淤泥超过20cm,就必须清除。清除淤泥的办法是,排干池水,晒塘至半干后铲除,或进水30~50cm,将淤泥搅拌呈泥浆水,用泥浆泵抽出,要尽可能将淤泥清除干净。清淤的目的在于改良池塘底质,清除虾池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的孳生,这是预防虾病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认真、细致、彻底地做好,淤泥清出后要远离养殖池塘。
2.晒塘:清淤后,进行晒塘,一直晒到龟裂为止,以使池塘中的有机质得到彻底分解,并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预防疾病。
3.消毒:放苗前10~15天,进水充满池底,用生石灰、漂**、二**氯等其中的一种进行消毒(pH高,用漂**消毒;pH偏低,则用生石灰消毒),以彻底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等。
二、重视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的水质调节
1.试水:试水的目的是测定水质状况是否适宜南美白对虾虾苗
[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生长,是否适宜放苗。试水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如果养殖场离购买虾苗的虾苗场较近,可取些准备放养的虾苗,放在池中预先设置的小网箱中试养,24小时后基本存活,则可放养,若死亡超过10%,则说明水质或虾苗有问题,应找出原因并将问题解决后再试,没问题了才可放养。如果养殖场离购买虾苗的虾苗场很远,可取些小鱼或小虾试养,如果试养的小鱼虾在24小时内生长正常,则说明水质没有问题,即可以安排放苗。或带部分准备放苗的池塘水到育苗场试苗,没有问题后才可放养。
2.肥水:消毒5~7天后开始进水,进水要用60目的网袋过滤水源,避免野杂鱼、虾及卵进入池塘;对于水质较瘦的池塘,宜采用生物制剂培肥水质,以使虾苗放养后有适口的饵料摄食,提高放养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一般使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cm左右,pH值8.0左右为宜,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的肥瘦来灵活掌握。总之,在虾苗入池前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因为基础饵料生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所不能替代的。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和加速虾苗生长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饵料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减少虾病危害,稳定水质,起到重要作用。
3.解毒:在虾苗放养前,一定要测量水质,看是否含有害物质,主要是看有没有**酸盐、氨氮、硫化氢存在,以及看pH是否合适,符合放苗要求才能放养。另外,还要测定池塘及育苗池的温度、盐度、pH等,两者基本接近才能放养,一般温差≤2.0℃,pH相差≤0.3,盐度相差≤2.0‰,防止因环境差别较大引起死亡。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检测有没有有害物质存在,如果发现有害物质存在,一定要想办法消除,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pH值在适当范围,避免因水质不适而影响放养成活率。
4.调盐:对于淡化养殖的养殖户,调节盐度是虾农调节自己虾塘中池水的盐度,为投放虾苗做好准备。在养殖池塘一角,取1/30至1/10不等的面积,用竹竿和塑料薄膜
[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建成一个标粗池。把池内淡水调节为2‰左右盐度。虾苗放入标粗池2~3天,待其适应环境后,用小水泵把养殖大池的水抽到标粗池内,让标粗池内盐度逐渐降低,使大池与标粗池盐度接近或相同时,拆去标粗池塑料薄膜。一般经过5~10天可以完成淡化过程。在建标粗池时,也可在塑料薄膜上开一个直径为10cm左右的小孔,装上30~40目网纱,方便水体交换。
三、选择健康苗种
苗种质量的好坏,影响成活率,养殖户要注意增强鉴别苗种优劣的知识和能力,注意放养优质苗种,以提高放养成活率。必须挑选活力好、规格整齐、对外**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动)、体表光洁、体躯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浊)、全身无病(肢体完整,大触鞭不发红、中胸腺不混浊、鳃体不变黑)等。但是鉴别虾苗健康程度的最有效办法还是抗离水试验,即从育苗池内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原水,如果虾苗存活良好,则是优质苗,否则是劣质苗。另外,最好选择SPF(即不含特定病原体)的虾苗,淡水养殖的虾苗要淡化到符合要求,并在该范围内已稳定24小时以上。
购买虾苗时,应尽量做到就近购买。有不少虾农,喜欢到外地购买虾苗,以为外地的便宜,这其实没有必要。哪里都有信誉高、质量好的虾苗场,而且贪图便宜而不顾质量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大忌,运输距离过远,也会影响成活率。
为了避免买到不健康虾苗,最正确的方法是:首先选择有信誉的虾苗场,而且应就近优先选择。选定虾苗场后,放苗前2~3天亲自到苗场察看,如果发现虾苗有质量问题,绝对不能购买。有些虾农在购买虾苗时,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就是喜欢购买大个体虾苗,当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个体比小个体好,这是无可置疑的,但要防止买到因病害遗留下来的大个体虾苗,养殖这种虾苗,会影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四、灵活确定放养时间,选择适宜的放养时机和方式
1.放养时间: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因此原则上讲,放苗时水温以稳定在20℃以上为宜,温差不能超过3℃。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南方4~5月份放苗较合适,北方6~7月份放苗较合适。大风或者天气不好尽量不要放养;气温较低时,选在中午放养;高温情况下,应选上午或者下午气温较低的时候放养。
2.放养方式:放养方式是否正确,也是影响放养成活率的重要因素,采取正确的放养方式,是提高放养成活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虾苗运到虾塘后,应立即放在放苗的池塘浸泡30分钟左右,目的是使虾袋感温,调节袋内水温。当浸泡到30分钟时,用水温计测定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两者温差2℃时,可以解开袋口放苗。如果两者水温大于2℃,应继续浸泡,直至使两者温差达到上述要求。这个调节袋内外温差的工作,务必进行。在有风的情况下,要在上风头放养。开始放虾苗时,先解开袋口,让池塘水慢慢流入虾苗袋,然后慢慢提起袋角,让虾苗自由游到虾塘。以上动作反复几次,直至把虾苗全部放出。切勿过急过快放苗。
五、防止缺氧死亡
对于浮游动物过多的池塘,应先进行部分杀灭然后才进行放养,防止因浮游动物过多消耗氧气引起缺氧。放养时注意泼洒长效增氧剂增氧,严防因缺氧引起虾苗死亡。
六、防药害
清塘消毒时要合理用药,严防过量使用药物。消毒后,不要急于放苗,要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才可放养,有条件的在放养前最好泼洒一些解毒、调水制剂,以利提高放养成活率。
七、放养规格和密度要合适
实践证明,放养规格小于体长0.9cm的虾苗的成活率普遍不高,而放养体长在1.0cm以上的虾苗,由于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故其成活率较高。适宜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成活率。放养密度过小,影响产量,而放养密度过大,既影响成虾规格又影响成活率,所以,一般放养规格为体长1.0cm以上虾苗,放养密度每亩以4~5万尾为宜,若池塘条件优越,最高可放养8万尾。
八、注意补充营养
虾苗放养后,若发现饵料不足,营养缺乏,应及时投喂优质饲料以补充营养,防止因营养缺乏而引起虾苗的死亡。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提高放养成活率,为全年养殖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