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日常养护管理之外,一些常见的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与病害问题不容忽视。

1.转水和倒藻问题:在炎热的夏天,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五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生长旺盛,水体营养物质不能够满足藻类生长繁殖所需,水质老化,在天气变化较大,雷暴雨天气、极易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同时,有害

[有害,读音yǒu hài,汉语词语,解释为不好的,不干净的,污秽肮脏的。]

细菌大量滋生,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protozoan)是一类缺少真正细胞壁,细胞通常无色,具有运动能力,并进行吞噬营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大量繁殖,也会导致水体变清,危害:倒藻后水体变清,池底有害菌大量繁殖,藻类死亡会使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出现中毒,对虾摄食死亡藻类会引起肠道疾病。藻类死亡会使水中溶解氧下降,虾出现缺氧浮头。处理方法:①使用EM菌来稳定水质,控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②定期使用氨基酸微生态肥料,为藻类提供营养,防止藻类老化。③对于原生动物引起的倒藻现象,可以通过停食几天,然后进行肥水培藻。

2.底热现象:在高温季节很多虾塘会出现“底热”现象,出现底热的虾塘容易出现底部缺氧,引起对虾缺氧浮头。原因:在夏天池塘上层水温度比下层水的温度高,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从而形成“温跃层”,使得上层的氧气不能传输到底部,下层的营养盐也不能补充到上层,底部厌氧菌发酵,出现底热。预防方法:①加大增氧,使用“底生氧”进行增氧改底。②使用“臭氧水安”(其主要成份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底泥,消除底部有害菌。

3.蓝藻问题:养殖水体中微囊藻等蓝藻过量繁殖,常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当藻类大量死亡时,会大量释放藻类毒素,且死藻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

,引起对虾中毒死亡。防治方法:①科学投喂,控制投饵量。②出现蓝藻繁殖过多时,使用“蓝藻净”杀灭水体中的蓝藻等**藻类,其成份是有机螯合铜研制的新型水质改良剂。用量为500g-700g/亩·m,隔天解毒,同时使用芽孢杆菌,注意增氧,可以有效杀灭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并且净化水质。

4.水质与底质调控处理问题:①池塘水质,前期要养藻,中后期要养菌,达到池水菌相平衡,水质自然就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定期添加一些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

,如芽孢杆菌、*酸菌、EM菌等有益菌是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和残饵粪便,也可以定植在肠道内辅助消化吸收转化,降低粪便中有害物质含量,同时还能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滋生,达到保健的目的,从源头上解决对虾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②池塘底部环境是对虾生活居住的场所,底质好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高温期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和原生物,都会沉降在池底,**发酵,造成底热,底泥发黑发臭,所以在处理底质改良方法上要围绕“养底”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建议不要一直使用**型改底,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底质板结老化,可采用以芽饱杆菌为主的生物型改底方法,能有效地达到以菌抑菌,以菌改底的目的,可间隔使用**型或增氧型活性钙改底,达到清爽池底,改善池底溶氧状况。

5.细菌性防控疾病:在炎热的夏季,水温较高,藻类代谢旺盛,不断出现藻类老化死亡,尤其是有时连续性*雨天,使得弧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或在大暴雨之后,对虾由于应激造成体质下降,极易被病菌感染患病,患病对虾一般都会出现摄食量下降,病情严重时会出现空肠、空胃,肝胰脏肿大或萎缩症状。其防治方法:①定期使用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蛭弧菌通过裂解宿主细菌而直接起到免疫保护作用,若是使用氯制剂等化学消毒剂,应在消毒6小时后,使用“臭氧水安”有效地抑制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有害菌滋生,将有害菌含量降到最低程度,减少疾病发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