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是虾塘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引起水化学成分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是反映虾塘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稳定的重要指标,最终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因此,调节虾塘水质在理想的pH范围内(7.8~8.5),是获得养殖成功的必要条件。笔者就引起虾塘水体pH偏低或偏高及pH早晚相差较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与各位一一分享。
一、pH偏低
1、主要原因:底质酸性还原性物质含量过高;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过于旺盛,有机物较多,池塘呼吸作用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最终生成二**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过强;倒藻。
2、处理措施:
(1)采用生石灰泼水,使用原则:切忌一次提高pH超过0.50,采用3斤/亩的用量标准,逐渐提高对虾塘pH;
(2)适当换水
[《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保持合理的水体肥度;
(3)解毒增氧,多改底,多开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加快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如使用“通威均衡增氧技术”和“藻菌调控技术”有效改善池塘环境。
二、pH偏高
1、主要原因:池塘水过肥,藻类繁殖过于旺盛;过多使用石灰清塘所引起。
2、处理措施:
(1)适当换水,补充有益活菌,如“通威*酸菌
[*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海先锋光合素”等,通过菌藻竞争,抑制藻类活力;
(2)加酸性物质中和,如“通威*酸菌”或醋酸等。
三、pH早晚相差大
1、主要原因:高温季节连续晴天白天阳光充足,水中藻类繁殖迅速,同时进行强烈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游离的二**碳
[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使水体pH剧烈升高;而夜间藻类进行强烈的呼吸作用、浮游动物和对虾等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二**碳,使得水体pH剧烈降低。这样就造成虾塘水体pH在夜间直到早上日出前都处于较低,而日出后pH又急剧上升,使得水体pH早晚相差过大,水质极不稳定。
2、处理措施:
(1)适当提高水体碱硬度,提高pH缓冲力。如可用“碱康素”、熟石灰
[熟石灰:所属现代词,指的是用于制漂**, 硬水软化剂和自来水消毒澄清剂及建筑工业等。]、沸石粉等补充水体矿物质含量;
(2)适当换水,补充碳源产品和有益活菌搭配使用,如“碳维素”或“通威活力有机碳”+“通威*酸菌”、“海先锋光合素”等。
总之,对于pH的管理需要及时了解,通过早晚检测水体pH,并观察水体肥瘦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才能满足水体pH在对虾适宜范围内,使水质保持稳定。
来源:通心粉社区
作者:通威股份检测中心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