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鳜鱼养殖,本文总结了鳜鱼养殖周期,以供大家参考。

鳜鱼养殖周期

目前鳜鱼养殖可分为3个阶段:鱼苗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和商品鳜鱼养殖阶段。鱼苗培育阶段为出膜后3-20天左右,养成3厘米的夏花,这一阶段在苗种场完成。鱼种培育阶段是把3厘米夏花培养成6-8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培育时间为7-15天。这个阶段是商品鳜鱼养殖的关键

鳜鱼养殖周期

刚孵出的鳜鱼苗体长4mm左右,经人工培育20d,体长达30mm左右,体重0.5g左右;培育到60d,可长到120mm左右,体重为52g的大规格鱼种;饲养到160d就可达到体重500g的商品鱼规格,整个养殖周期约为半年左右。

鳜鱼繁殖技术

1、繁殖前的准备: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前应对产卵池、孵化环道(缸)、水泵、管道、进水口和过滤设施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及时备足人工催产用激素等催产剂并留有余地,对消毒净化水质、防止鱼卵、苗发病的药物也要准备到位,并注意其有效期。

2、催产时间:天然水体或池塘中的鳜鱼生殖季节一般在5月上旬至7月初。从解决好鳜鱼苗的开口饵料考虑,以5月上旬催产较为理想,但此时华北地区雌鳜的性腺成熟系数较小,故一般都选择5月中旬、6月上旬进行人工催产,其效果较好。温室内的鳜鱼亲本是经逐步升温强化培育的,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达到性成熟,此时即可进行催产。

3、亲鱼的雌、雄鉴别与选择:在生殖期内雄鱼无副性征出现,在外形上与雌鱼没有明显区别。但在*门后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在这生殖突起上,雌鱼有2个开口,生殖孔[ ...]开口于生殖突起的中间,泄尿孔开口于生殖突起的顶端;而雄鱼的生殖孔和泄尿孔重合为泄殖孔。根据这一特征,全年均可鉴别鳜鱼性别。此外,鳜鱼在性成熟之后,尤其在繁殖期,雌鱼下颌前端呈弧形,超过上颌不多;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供人工繁殖用的鳜鱼必须性腺成熟度[成熟度即研究对象与其完美状态的相对值。]良好,成熟雌鳜的外观特征是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用手轻压腹部无退化卵流出。取卵观察卵粒呈**,且卵粒大小整齐、透明;雄鱼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白色**流出,且**入水后,能立即自然散开。

4、催产剂的使用:目前,常用的有鲤鱼脑体、绒毛膜*****、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类似物:胰岛素家族后起之秀,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马来酸地欧酮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能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

使用剂量:一次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若单用鲤鱼脑体,则雌鱼的注射量为14~16毫克/千克;若混用,每千克雌鳜注射量为鲤鱼脑体1.5~2毫克+绒毛膜*****500~800单位;如果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每千克雌鱼注射量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0微克+绒毛膜*****500单位,雄鱼注射量减半,2次注射;若使用鲤鱼脑体,针剂量,每千克雌鱼为0.8~1.6毫克,第二针剂量,每千克雌鱼为10~15毫克,雄鱼减半。

若使用鲤鱼脑体+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时,针剂量,每千克雌鱼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0微克,第二针剂量,每千克雌体用鲤鱼脑体2.5毫克+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50微克,雄鱼减半;若使用马来酸地欧酮+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时,每千克雌鳜注射量为马来酸地欧酮5毫克+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微克,雄鱼减半,分2次注射;若鲤鱼脑体、绒毛膜*****、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三种激素混合使用时,每千克雌鳜用鲤鱼脑体2毫克加绒毛膜*****800单位+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微克,雄鱼减半,分2次注射。

在温度较低或亲鱼成熟度稍差时,剂量可适当增高,反之可适当降低。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注射相隔时间一般为8~12小时。水温较低时,相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两次注射的效果一般好于一次注射。部位为胸腔注射,方法同家鱼人工繁殖

5、效应时间:即鳜鱼从注射催产剂到开始**,产卵的时间长短,与亲鱼的成熟度、水温、催产剂种类、注射次数、针距以及产卵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亲鱼成熟度良好的前提下,重要的因素为水温和注射次数。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水温高,**、产卵时间短;水温低,成熟度差,则时间长。两次注射的效应时间(从第二次注射时算起)短于一次注射。在生产上主要是根据注射次数和水温推算亲鱼**、产卵的时间。一次注射,水温18~19℃时,效应时间为38~40小时;水温在24~27℃之间,效应时间为23~28小时;当水温达32~33℃时,效应时间为20~24小时。采用两次注射时,水温在22~26℃时,效应时间为16~20小时;水温在27~3l℃之间,效应时间为9~11小时。另外,鲤鱼脑体对鳜鱼催产的效应时间相对较长,效应时间与水流也有较大关系,水流在15~20厘米/秒时效果较好。

6、**与自然产卵

成熟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可将雌、雄鳜鱼配组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雄鱼可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为1:1~1.2,亲鱼密度为2~4千克/平方米。亲鱼在催产剂的作用下,加上对产卵池内亲鱼进行定时冲水**,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兴奋**的现象。初期,几尾鱼集聚紧靠在一起,并溯水游动,而后,雄鱼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剧烈摩擦雌鱼腹部,到了****时,雌鱼产卵,雄鱼**,卵精结合成受精卵。

此时,可一面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卵流入集卵箱内,分批收集取出鱼卵,并经漂洗处理,除去破卵、空卵、杂物后,随即移放到孵化容器内孵化。收卵工作要及时而快速,以免大量鱼卵积压池底(或集卵箱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鱼卵收集完毕后,可捕出亲鱼回塘。

如果没有产卵池,也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亲鱼放入筛绢制成的网箱内,经过一段时间,亲鱼也能自行**、产卵。待亲鱼产完卵后将其移走,再将箱内的卵集中于孵化器中孵化,此法简便易行。

鳜鱼属分批产卵类型,自然产卵可减少产卵亲鱼的损伤和工作程序。

7、人工授精

在缺少雄鱼时,使用此法较好,但需把握适宜的受精时间,否则会降低受精率。将到效应时间前,应注意产卵池中亲鱼的动态。当亲鱼开始**、尚未达到**时,拉网检查。检查时应先检查雌鱼,将雌鱼腹部朝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时,立即捂住生殖孔,并将鱼体表的水擦净,裹上毛巾,将鱼轻轻握住,头朝上腹朝下,由上而下反复适度挤压,让卵流入干净的面盆中。同时挤入雄鱼**,经搅拌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拌一下,静置1分钟后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孵化。

通常1条雌鱼可挤卵2~3次,每次挤卵后应稍停片刻再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1尾雌鱼的卵好用1尾以上雄鱼的**,以利提高受精率。

鳜鱼养殖周期和鳜鱼繁殖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从上可得知,在催产前务必做好各项准备,不失时机地在适宜的季节进行人工催产,是鳜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