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江门粤海李启亮

在珠三角讲起种草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罗氏沼虾,相信最早一批养虾人都还有印象,当时养殖罗虾基本都种伊乐藻

[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

种草也是技术活,广东珠海斗门罗氏沼虾养殖盈利模式推荐

。后来在珠海、江门一带,因适应对虾养殖的兴起、混养模式的出现,加上伊乐藻耐寒不耐热。罗虾逐渐转为无草养殖。但这两年笔者**了解到,珠海斗门区种草养罗虾模式快速兴起。养殖户欧老板,去年借鉴肇庆种植轮叶黑藻养殖罗虾,当年8月份出虾亩产高达1000多斤/亩。今年周边养殖户纷纷效仿,9月陈老板养殖罗虾125天,亩产也达875斤/亩。其他大部分养殖户都有400斤/亩以上亩产。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该模式为何容易稳产、高产。

一、优点

1.较以前引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更适合珠三角地区养殖罗虾

伊乐藻,水温5℃开始萌芽,30℃进入休眠期。而珠三角高温季节水温常有30℃以上,休眠的藻的产氧效率很很低,反倒容易引起水体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不足,间接影响虾的生长。

而轮叶黑藻,在水温15℃开始萌芽,温度越高生长则越旺,在珠三角地区未见休眠现象。珠三角罗虾养殖越冬大多搭建冬棚,水温一般不低于18℃。所以说,轮叶黑藻更适合珠三角罗虾养殖。

▲伊乐藻:叶圆滑边

▲轮叶黑藻:叶锯齿边

2.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

种植后增加池塘空间容纳量

罗虾属于底栖动物,无法长期悬浮水层中。水草植株生长起来后,罗虾可以草间生活,不再限于池塘底部,形成水中立体养殖,增加池塘空间容纳量。

3.减少残食,提高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罗虾打斗残食现象比较厉害,特别是刚蜕壳的罗虾,暂时失去甲壳保护,容易被同类残食损耗。茂密的水草为脆弱的罗虾提供了庇护和遮挡的场所,大大减少脱壳弱虾被残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成活率。

4.净化水质,提供溶解氧

罗虾养殖伴随投喂率提升易出现水质恶化问题。大面积的水草可以快速吸收水体的氨氮、**酸盐等有害物质,减少了环境的**,并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也抑制了有害藻类的生长。

5.较小型藻类生长周期长,水质稳定

种草后,大型水草能代替绝大部分小型藻的生态作用,而小型藻类生长周期较短,容易大规模死亡、转藻或大量繁殖,水质变化比较频繁,而水草生长周期长,整个养虾过程生长相对平稳,能减少对罗虾的**,预防水质剧变。

6.水草嫩叶可以为罗虾所吃,能代替部分饲料,降低了料比

二、操作具体要点

1.种草

(1)挖小坑种草一把,株间距2米,为方便日后投料和行船,每隔一段距离加大株距2米把全塘划分数个区域。夏批虾一般4-5月种,冬批虾一般8-9月种。

▲种草间距

▲株间留行

▲分区留行

(2)水位开始不超过40公分,以免小型藻遮挡阳光影响水草生长,水草上到水面后,水位随水草生长逐渐加高,如遇大雨后,水位过高需抽出。

▲起始水位

▲水位随水草生长逐渐加高

2.放苗

种草进水处理后,试水成功后即可放苗,放苗量为2.5-3.5万/亩。

3.水草管理

(1)杀虫,前期水草种不起,大多是由于毛蠓幼虫吃光了水草嫩叶嫩芽,不注意的话,可能几天就吃光水草,前期必需注意使用阿维菌素等杀虫药进行杀虫。后期也需要留意,及时杀虫。

(2)塘底肥力过低,水草生长缓慢,可适当施肥,但不能太多,以免小型藻大量繁殖影响水草光合作用。

(3)养殖中后期注意改底,减少出现水草烂根、黑茎等情况。后期如水草过旺,可适当部分割草;如水草老化,可适当下肥促进生发新芽。

4.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因中后期水草生长过旺盛,水车式增氧机不适用。可用叶轮式,配备密度按照0.5千瓦/亩左右。因水草茂密,对叶轮式增氧机的作用范围也有很大限制,最好配置微孔增氧,可以实现均匀增氧。

5.投喂,刚下苗按照每餐0.25斤料/万苗投喂,每日2餐,一个月后逐渐加到每餐1斤料/万苗进行投喂。上料台后看料台投喂,因有水草阻隔,吃完料台比较慢,料台控料一般为吃到对餐。如出现大量断茎上浮排除烂根,可能是投喂不足导致罗虾大量吃草引起,需适当加大投喂。

▲断茎上浮

6.出虾,因出虾需要割草才能刮网,而割草后水质易变,一般为养够规格就一次性刮虾清塘。个别高产的,可部分割草先刮一批,近期再全部割完,刮虾清塘。

▲种草养殖的大罗虾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