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优质水产品,长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且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具有苗种易解决,食性杂,生长快,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很受养殖户欢迎,为了大家更加了解青虾养殖,本文总结了青虾养殖周期。

青虾养殖周期

从产卵到幼苗要一个月的时间,长至成虾[,,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积和池塘堤岸的曲折率。]是45天,约80尾一斤,90天约20尾一斤。

青虾养殖周期

虾(Shrimp),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并可以用做于中药材。

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

虾体长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虾以鳃呼吸,鳃位于头**[头**:节肢动物门的虾、蟹、蜘蛛、蝎、鲎等,**与头部愈合一起,一般无明显界限,称为头**。]两侧,为甲壳所覆盖。虾的口在头**的底部。头**有2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颚组成的咀嚼器。头**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

青虾养殖注意事项[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1、池塘条件:虾池[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要求在0.8米以上。池塘四周塘埂必须具有一定坡度,以供虾爬行和摄食,坡比以1:2.5~3为佳。塘底淤泥越少越好。

2、药物清塘:开虾池因底部有机质及病菌较少,如无泥鳅及龙虾等,则只要太阳光曝晒即可,如是老塘则必须采取药物清塘,清塘药物一般采用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用150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清塘后一周,排出塘内陈水,抽进新水,进水时必须用60目以上纱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重新进入虾池。

3、虾苗[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培育及放养:虾养殖一般采用专塘育苗,后再分塘养成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从外河虾中挑取抱卵虾,放入育苗池中,每亩苗池放种虾5~8公斤,可出苗30~50万尾。苗池通过施有机肥及泼豆浆培育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个体可长到1~2厘米,便可分塘进行成虾养殖。成虾池放苗量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水平而定,1米水深的池塘每亩可放虾苗5万尾,每增减20厘米水位同比增减1万尾虾苗放养量。

4、夏秋季节成虾养殖:年7~11月为夏秋季成虾养殖。在7月份虾苗下塘后,开始投饲,亩放5万尾虾苗的池塘全期每亩需投配合饲料150公斤,每天分早晨和傍晚两次投喂。由于青虾不耐低氧,所以必须严防浮头和泛塘,可通过开增氧机、换水或施增氧剂来解决。养殖至11月中旬,青虾便停止摄食,个体在3~6厘米,此时可用抄网或干塘的方法陆续捕取,挑出4~6厘米的上市出售,3~4厘米的可作为春季养殖的苗种。

5、春季成虾养殖:2~6月的养殖为春季成虾养殖。2月底前放虾苗,每亩放3~4厘米虾苗10~15公斤,全期每亩投配合饲料20~30公斤,至4月下旬开始用装虾笼的方法陆续起捕出售,在7月中旬前干塘捕尽,因为这部分虾生长期已达12~15个月,寿命已到,如仍留在塘中,则在7月底前全部会自然死亡。春季成虾养殖结束后刚好进行夏秋季养殖,从而利用了水体。

目前青虾养殖不论是什么水域,还是什么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前景很好。以上是对青虾养殖注意事项以及青虾养殖周期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青虾养殖更加了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