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养虾技术培训者,经常在养虾客户中听到如下反映:为什么我虾塘和他的一样的,并且管理都是一样的,而我的亩产才1000斤,他的却达到了2000斤甚至更高呢?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个别虾塘能够高产的原因。

根据生态平衡学理论,要想让池塘中的目标养殖生物——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达到更高的产量,就要不断的向该池塘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高产南美白对虾塘的特点与水质要求

中输入对虾所需的营养物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

,即饲料。而饲料的利用率是有限的,投少了,达不到养殖要求,不可能高产;投多了,就会造成大量残饵、粪便的积累,这些残饵和粪便没有出路,便在水中以肥料的形式被其它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所利用,从而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长此以往,氨氮、**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硫化氢等有毒化学物质迅速积累,底质恶化现象严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形成高产,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养殖失败。于是好多对虾养殖户宁可不投饵或者少投饵来降低养殖风险。

那么,根据目前的养殖模式,以上这种情况能否解决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好多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自身的虾塘条件就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看如下几种案例:

1、水草丛生的虾塘:丰富的水草可以充分利用残饵、粪便所分解出来的肥料供自身生长需要,同时它们还可以同水中的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竞争营养物质,防止水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而形成水华(特别是有害藻类——蓝藻)。从而达到净水、稳水的目的;另外,大量的水草还能充分利用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积累的铵态氮、硝态氮,从而防止池塘中过多的氨氮、**酸盐的积累,进一步为水质恶化扫清障碍。简单的说,要想让池塘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就必须使该系统中的过多的营养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找到出路才行。而生长的大型水草便是打通这条出路的门户,于是大型水草丰富的池塘便很容易形成高产。

2、流水虾塘:这种虾塘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水流直接把多余的残饵、粪便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体流动将其带走,防止过多营养物质的积累。这样便会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不必担心因过量投饵所带来危害。从而可以大量向该生态系统中投饵,防止供应饵料不足。当然,虽然可以大量投饵也是有度的,不可盲目,否则即使达到高产目的也会大量增加投入成本而降低利润。

3、目前在广东、海南等南方城市常见的高位虾池:其特点是通过排污口排污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轻养殖水体负担,在通过大量投饵来提高产量。道理和以前所讲的一样。

综上所述,所谓能够高产的虾塘都是有一定条件的,那么,没有以上条件的虾塘就不能高产了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够想办法创造出高产虾塘的条件,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所谓高产虾塘的条件就是在尽可能满足对虾所需饵料的前提下,尽可能防止养殖水体过快过早的富营养化,为池塘中多余的营养物质、理化因子找到出路就可以了。而目前要找到这种出路的常见方法就是向该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量输入益生菌,依靠它们的力量来控制养殖水体过快过早的富营养化,同时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这种输入也是有条件的,因为有益微生物能够在该生态系统大量繁殖并保持长期稳定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要想达到这种条件,就需要我们有过硬的管理技术和养殖经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