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菌

[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病原菌是一种杆菌,尚未作鉴定。

(2)流行情况

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病防治技术

该病的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很高,发病后2-3天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一般从对虾的蚤状幼体Ⅲ期开始发病,至糠虾幼体Ⅲ期时,大部分幼体死亡,少数幸存者发育为仔虾后才治愈。有时提前从蚤状幼体II期就开始发病,也有的在仔虾期仍患病。

(3)病症

患病幼体游动缓慢,趋光性

[生物趋光性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远离的习性,也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差,严重者下沉水底。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幼体胃部有成团的淡**菌落;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菌排列整齐、不动,菌落外有薄膜包围,以后菌落逐渐增大,伸展至肠内;将其压破后细菌成片,但不散开。在疾病后期,可看到消化道或组织中有细菌游动,这可能是继发感染的其他细菌。

(4)防治方法

①全池遍洒红霉素

[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

浓度为1×10-6,每天泼1次,连泼3天;同时内服红霉素药饲(含药量为0.05%)3天。

②全池遍洒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

浓度为1×10-6,每天1次,连泼3天;同时连服红霉素药饲3天。

③全池遍洒吡哌酸

[吡哌酸。]

浓度为1×10-6,每天1次,连泼3天;同时连服吡派酸药饲(含药量0.05%)3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