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养殖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土塘,水面8亩,水深1.5米,配备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图1)。2017年4月6日放养虾苗25万尾,养殖至6月20日,虾规格150-200尾/斤,每日投喂3餐,每餐20斤料。
6月22日,阵雨到大雨,增氧机底罾发现有一尾死虾,未做处理,当天投喂2餐。
6月23日,天气晴,上午9点发现增氧机底罾有3斤死虾,停料。致电利洋水产药店技术员,中午12点到该养殖池塘服务,哈希溶氧仪测定水下1m处水温31.2℃,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9.74mg/L,溶氧饱和度
[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为132.1%(图2);水质指标:pH值8.7、氨氮0.1mg/L、**酸盐0.05mg/L(图3);镜检水中藻类以硅藻、蓝藻为主(图4)。抛网看虾,虾体色发红、“节节白”,多数虾空肠空胃(图5),部分病虾镜检步足有气泡(图6)。综合诊断为雨后转晴导致虾急性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建议外泼4包“速解安”,同时把增氧机都打开曝气。取5尾病虾用波恩氏液保存做组织病理切片
[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观察,另取5尾病虾用95%酒精固定送公司研究所做**检测,从2尾病虾肝胰腺中接种进行弧菌分离培养。
结果:经24小时培养,弧菌培养基中2尾病虾均未长出弧菌。5尾虾(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白斑症**(WSSV)都呈*性,1尾虾肝肠胞虫(EHP)阳性。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肌肉组织前中后段均可见气泡或气柱,后段气泡较多(图7);肌肉组织稀疏、凝固、有坏死;鳃组织水肿(图8),零星纤毛虫,少量气泡,个别样品水肿液中多量气泡;肝胰腺多自溶,未自溶样品,腺管萎缩,腺管间细胞增生、可见气泡(图9);眼组织均空泡化,多数一侧眼组织空泡化较严重(图10),可以确诊为气泡病。
6月24日,天气晴,底罾死虾3斤,停料,外泼6瓶“永乐碘”,晚上2瓶“氧速保”。
6月25日,天气晴,底罾死虾3斤,继续停料。
6月26日,天气*,底罾死虾1斤,停料,外泼6瓶“永乐碘”,晚上2瓶“氧速保”。
6月27日,天气*,底罾死虾约半斤,内服“肝胆易康”+“出败康”+“三黄散”,连喂3天,每天1餐,每餐10斤料。
6月28日,阵雨,底罾死虾1两。
6月29日,阵雨,底罾死虾15尾。
6月30日,阵雨转*,底罾死虾3尾,转内服*酸菌+“营养快线”,每天2餐,每餐15斤料。
7月1日无死虾。
7月2日无死虾。
分析:1.*雨天气后突然转晴,水温升高,藻类光合作用强,溶氧过饱和
[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氮气也可能因为水温升高过饱和),对虾发生急性气泡病;发生气泡病后继发细菌病的情况十分严重,外用**性小的聚维酮碘防继发细菌感染很必要。
2.对虾发生气泡病,一般肉眼难以观察到对虾体内的气泡,多数情况下症状表现为体色发红或须红尾红,肌节间发白、尾部发白或全身肌肉发白,“白鳃”等症状,通过病理切片观察主要组织内气泡可以辅助诊断。(利洋水产药店港口店林活龙利洋公司研究所一室戚瑞荣李德意提供2017.07.20)
几年来公司根据对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几年前就提出气泡病是对虾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养殖前期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最重要病害。我们这些年来也一直根据这个技术关键点指导养殖(但是气泡病防控难度相当大)。气泡病的对虾发病症状多数情况下见不到肉眼可见体内气泡的特征性症状,所以给擅长依据症状诊断疾病的水产技术人员很多困惑,也因此对气泡病的严重性半信半疑,甚至完全否定(这里不排除个别人的不正常心理)。今年公司研究所一室病理组增加了人手,有更多精力对以前应该做而没有做的病害进行病理学诊断,气泡病的病理就是其中的工作之一,从今年采集了大量肉眼见不到气泡症状而从流行特点诊断为气泡病的病例的发病对虾,做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这些病例的对虾100%有气泡病的病理特征,而且从现场水质的氧气饱和度高低上也可以验证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多数对虾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都足以引起对虾发病。实际公司珠海对虾养殖试验基地通过上下层溶解氧的饱和度变化与发病的情况也验证了我们公司以前对对虾气泡病的临床初步诊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