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此阶段白天的温度高达三十几度,夜晚降到二十几度,昼夜温度差达十多度。是草鱼苗种养殖常常发病的时期,死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养殖户称之为“白露瘟”。白露瘟是草鱼苗种养殖难以逾越的一个障碍,养殖户经常谈之色变,危险周期长达1个月,死亡率 大,诊断治疗困难,而且用药成本高。其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恶化、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细菌、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侵害、机体自身代谢**受损等多方面引起。要想避免草鱼苗在这个时期的死亡,就要改善养殖环境,增强草鱼苗的抵抗力和防止病原菌微生物的侵害。
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残渣剩饵、粪便、死亡的浮游生物等有机质的蓄积,长时间的累积就出现了环境恶化,此时经常换水是有必要的;昼夜温差大,藻类生长受影响,繁殖性能下降,极易发生大面积死亡,导致水体溶氧减少,这个时候就要往池塘里增加氧气。
为了避免草鱼苗种养殖白露阶段大量死亡的出现,建议您做好苗种白露期间保健工作。通过外保健改善养殖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通过内保健修复受损**,排除毒素,提升机体免疫力。再通过合理的杀虫,消毒,内服消灭病原菌对其侵害。
病原体的杀灭及清除:白露前15天,对鱼的活动状况,鱼体鳃部及肠道进行检查,中华蚤、车轮虫、指环虫、九江头槽绦虫,肠袋虫等寄生虫一定要杀灭或消除,然后用复合碘进行消毒。对于炎症还要内服消炎除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