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是目前养殖虾业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也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业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甲壳薄,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抗**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市场价格高等特点。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5℃,能在盐度0.5‰—4.0‰的水域中生长。稻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殖南美白对虾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南美白对虾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稻田选择及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面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业技术杂志(双月刊),它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办-gongchengjianshe]1.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藻方便的稻田,面积以1200—2000平方米
[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为宜,底质为泥沙。
1.2田间
[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工程建设包括环沟、田间沟和暂养小池。环沟沿田埂内侧田间开挖,要求沟宽1米、深0.8米。田间沟与环沟和稻田相连,视稻田大小还需挖横沟或“十”、“井”字沟,沟宽0.8米、深0.5米。暂养小池为3米X2米X1米,位于稻田排水口前或稻田**。环沟、田间沟和暂养小池总面积占稻田面积15%左右。田埂加宽1—1.5米,加高0.5—1米。田埂上方用塑料薄膜圈围四周,高度为1米,以防白虾外逃和陆地的老鼠、蛇、青蛙等敌害进入。进水管采用管径20厘米的PVC塑料管,两端管口均用筛绢包扎,排水口用筛绢圈围防逃,筛绢一端埋入田底深15厘米,一端高出水面50厘米,两边嵌入田埂10厘米。
1.3遮荫棚在离田埂1米处,每距3米打1桩(1.5米高),用毛竹架设瓜葫架,田埂边种瓜、葫,藤蔓上架起到遮荫作用。
2虾苗放养
2.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放苗前10—15天,进行稻田消毒,每667平方米使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50千克化*泼洒。放苗前7天,注水50—8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食盐5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于田间。然后每667平方米施发酵人畜粪肥200—300千克。
2.3虾苗放养虾苗必须经淡化处理,放苗时要试水安全无毒后方可投放虾苗:虾苗以体长1—1.5厘米的苗为好;放养密度为1万—2万尾/667平方米。争取在5月上旬以前放好苗。
3饲养管理
3.1饵料投喂虾苗放养后前10天,一般不投饵或少量投喂虾苗专用饲料。10天以后开始投喂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要求蛋白含量30%以上),并搭配少量洗净绞碎的福寿螺以及淡水杂鱼,以增强白虾体质。日投饵量为虾总体重3%—8%。每天早、中、晚投饵量比为2:3:5。
3.2水质调控养殖前期沟中水透明度保持25—40厘米,养殖中后期,田沟中水透明度保持35—60厘米,为保证有较高的溶氧,要经常加注新水。
3.3日常管理
3.3.1每天早、中、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吃食情况,以确定投饵量和加注新水。
3.3.2检查进出水口筛绢是否牢固,清除过滤物。
3.3.3在水稻施化肥时,可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田间沟和暂养小池之中,然后施化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田泥和稻禾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3.3.4施农药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确保白虾安全。施药时,先排浅田水,把虾诱赶到环沟、田间沟和暂养小池中,再打农药,待药性消失后,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3.4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严格把握渔药的安全使用浓度,定期泼洒生石灰等。
4捕捞南美白对虾经过约80天养殖时间,即可开始收获上市,捕捞采用“**网”和拉网的方法收捕,捕大留小,最后干田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