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水霉病是鱼群在冬季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往往会给养殖户带来一些经济损失。对于淡水鱼水霉病,养殖户要如何防治呢?

  症状

  患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

  预防

  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或二硫氰基甲烷溶液0.3~0.5克/立方米或用菌毒克200毫升/亩泼洒。

  治疗

淡水鱼水霉病如何防治?

  单一水霉病时,可选择水杨酸[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如果是细菌、**等和水霉混合感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综合治疗方案并实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