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殖池塘**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偏高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又令养殖户发愁的现象,尤其是在养殖放苗初期表现得更为突出,如罗氏沼虾在大棚暂养期及对虾的温棚养殖等,有很多养殖户的池塘中**酸盐的含量甚至会达到1毫克/升以上,虽然短时间内观察不出它对虾苗有很明显的危害,但如果虾苗长时间处于这种**酸盐偏高的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中会出现一系列异常情况,比如虾体发红、游塘、蜕壳不遂、摄食量减少甚至零星死亡等现象。

南美白对虾塘**酸盐偏高的处理方法

  众所周知,降解**酸盐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好的水源进行换水,而由于前期外河水的水温较低,甚至有的外河水源**酸盐就偏高,从而导致换水困难,这就要求养殖户必须使用水质改良剂进行降解。

  一、前期**酸盐超标

[超标,读音chāo biāo,汉语词语,解释为超过规定标准。]

原因

  1.施肥不当造成**酸盐超标

  养殖前期单细胞藻类是水体中必不可少的浮游生物,一方面能给苗期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还可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促进氮的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依托,组成多个循环滋生链条,形成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

,从而减少**酸盐的蓄积。而藻类繁殖的第一限制性元素就是氮,这就要求水体中必须拥有氮元素,大部分养殖户习惯用高浓肥、化肥(尿素、碳铵、氯化铵等),这些肥料含氮量较高,用后水色来得较快,但往往由于养殖户过分信赖这些化肥,在用法用量和施肥时间上控制不当(比如施肥后正好赶上*雨天),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减慢,从而使氮肥蓄积在水体中,氮的循环系统受到阻碍,这样氮元素必然会逐渐转变为**酸盐,导致**酸盐偏高。

  2.饲料投喂引起**酸盐超标

  有些养殖户说,他什么肥料都没用,怎么**酸盐也偏高呢?一方面可能和外河水源有关,另一方面,虾苗在刚放入大棚时,投喂的都是鸡蛋、虾片等高蛋白

[高蛋白是指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大约占人体重量的16.3%,如果超出就被称为高蛋白。]

物质,而食物在虾类肠道中的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又称寄宿时间,是指在稳定态时,某个元素或某种物质从进入某地球化学库到离开该库所度过的平均时间。]

本身就比较短,再加上虾苗个体又比较小,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更短。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高蛋白物质通过粪便排入水体(通常在虾苗期食物中会有50%左右的蛋白被浪费),再加上部分养殖户投喂不当,这势必会造成水体中氮元素的积累,从而引起**酸盐超标。

  3.水温的影响

  一般外河水源水温较低,即使**酸盐高也只不过在0.2~0.3毫克/升,而由于大棚在放苗前必定要将水温升起来,这样就会使池底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细菌苏醒繁殖,比如**化细菌

[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

(将氨氮转化为**酸盐)和硝化细菌(将**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而**化细菌比硝化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繁殖速度也远远快于硝化细菌,这样就会使**酸盐不断蓄积升高。所以,很多养殖户在放苗前测得**酸盐比较正常,而在水温升高放苗后测得**酸盐突然升高。

  4.天气的影响

  一般情况在晴天的时候,藻类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可以促进水体中氮的良性循环,从而减少**酸盐在水体中的蓄积,一旦天气变坏,水体出现“倒藻”、“转水”等现象时,**酸盐就容易蓄积升高。

  二、水体**酸盐超标的征兆

  1.池水变浑浊或变清(水体中的有益藻类数量减少)。

  2.水色发生突变(也就是“转水”或倒藻“现象),由原来的绿色变成后来的红色或黑色。长期偏高对虾苗影响:①精神差、萎靡不振,出现浮苗、打团等现象;②严重时会出现“席苗”现象,通常**在沙头周围死亡;③蜕壳不遂,生长受阻;④甲壳发红;⑤游塘。一般刚运来的虾苗由于经过长途运输处于疲劳状态,放苗前**酸盐要在0.6毫克/升以下,超过0.8毫克/升就容易使刚放水的虾苗出现打团、浮苗的现象。

  **酸盐偏高短时间内看不出对虾类有什么影响,因虾类是血蓝蛋白,所以**酸盐对其毒性较小(有待探讨),长期偏高会影响虾类的蜕壳生长,一般在蜕壳期,超标严重的会有浮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发生。

  三、**酸盐超标的防治方法

  1.以藻促氮

  在**酸盐偏高的时候不能盲目施肥培养藻相,一旦盲目施肥,很有可能会加剧**酸盐的累积升高。所以,在**酸盐超标的情况下,最好先“补藻”(使用“藻立生”配合“单胞藻种”),再根据水体实际情况适当“补肥”(使用氨基酸类生物肥)以维持藻相的稳定。

  2.以碳促氮

  补充水体所需碳源(使用“解毒365”、EM菌等),可增加水体缓冲性能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对氮元素的及时利用。

  3.以菌降氮

  及时定期地向水体中补充有益菌群,不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多余过剩的氮元素,同时可以消耗分解有机物,切断氮的内部来源,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养殖初期以定期补充EM菌、光合细菌、*酸菌

[*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为主,养殖中后期以定期补充芽孢杆菌为主。当**酸盐超标严重时,必须先连续解毒(“解毒365”或“解毒护水宝”)以缓解**酸盐的危害,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根除。

  在选用芽孢杆菌、EM菌、*酸菌、蛭弧菌等微生物产品时,一定要注重产品的含量、质量及生产资质,建议选择部分取得“饲添文号”的微生物产品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相对有保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