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养殖户反映,其冬棚虾在2014年10月24日投苗,养殖80天后,对虾规格80支/尾,此时开始出现黄鳃,水色浑浊,不时有虾死亡,但是死亡量不大。去药店验水后显示**酸
[**酸是一种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a=5.1×10^ -4(298K),是区分伯、仲、叔脂肪胺或芳香胺的鉴定试剂。]过高,但把**酸降下去后,黄鳃的现象仍然存在。请问,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企业支招
宏一水产服务部 林逸
黄鳃跟水浑浊有很大关系。通常虾的密度过高、超过池塘承载量时,水就容易出现浑浊,虾容易有烂鳃,而烂鳃在浑浊的水体中容易造成黄鳃,影响对虾的蜕壳,虾蜕壳难自然容易死亡。
此时最好抓掉一部分虾,降低对虾密度。可用地笼或拉网抓虾。地笼抓虾对池塘底部搅动小,抓完虾后给虾补钙,让虾能够顺利蜕壳,同时泼免疫多糖和维C,增强免疫力。拉网抓对虾的影响比较大,要提前做好抗应激处理,抓之后也要再泼一次抗应激的产品,同时配合改底、补钙以及免疫多糖和维C。
对虾的黄鳃只要控制好密度就能防范。建议养殖户多观察被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打起的水,如果密度过高,增氧机的上水体一般是先呈现淡**同时还有一些绿藻,到后来只有淡**,严重些的时候**加深同时有颗粒感,这时候虾就容易出问题。只要在水体开始变黄时候,抓部分虾以降低密度,冬棚虾黄鳃即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