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泥鳅“游”出来的大财富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并且有药用价值,近年来,泥鳅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也比较常见,说起泥鳅养殖我们就来给介绍下下面这位。
在沿淮地区只要提起安徽霍邱县[霍邱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宋店乡南四村[南四村位于浙江省富阳县新登镇。]泥鳅养殖大王朱术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不仅自己靠养殖泥鳅发了财,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且还带动周边乡镇和县区130多农户依靠泥鳅养殖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8年初他回乡探亲访友,无意之中发现家乡的土壤、水质和气候不仅非常适合发展泥鳅、黄蟮和甲鱼等养殖生产,而且这是一项投资小,产量高,销路广,快,效益高的项目。于是决定返乡创业,并在其住家村连塘村民组创办了霍邱县庆丰泥鳅养殖有限公司,发展以元旦和春节前后上市为主的反季节性优质泥鳅生产。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与效益对比,他选择了规模精养泥鳅。亩产750公斤左右的泥鳅,每公斤至少30多元的价格,亩均1500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让朱术军尝到了在农田[农田,指农业生产的用地;耕种的田地。]里发展水产养殖的甜头,看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美好前景。随之其养殖面积也很快从4亩地上升到如今的300多亩地。资金投入也从10多万元逐步增加到200多万元,每年的经济效益也由初的6万元上升到现在的400万元左右。其泥鳅销售渠道也由初的省城合肥,逐步扩大到江苏、浙江、四川和韩国与日本等国内外市场。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里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朱术军新近又建立了各占地20的蚯蚓养殖场和泥鳅种苗繁育良种场。这两个场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其泥鳅养殖生产中所需的优质配比饲料和种苗,而且所产出的泥鳅生态环保,成本低廉,售价提升,效益更高。
南四村村民苏明富,家有17亩农田,在朱术军的帮助下,从2009年春开始利用稻田套养泥鳅。当年,除泥鳅产出的粪便使他亩均增收稻谷50多公斤外,还亩产泥鳅16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30多元,除去成本,仅泥鳅其每亩地增收3000多元钱,17亩地一年多增加收入5万多元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朱术军和其培养的苏明富、花开丽、苏保海等典型示范户[【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的影响与带动下,有的农户以每年每亩地650元的价格把自己的农田转包给朱术军养泥鳅,然后给朱术军打工或外出打工去挣农田以外的收入,有的直接在农田里发展泥鳅生产,有的在稻田里套养泥鳅,纷纷加入朱术军的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共享泥鳅美味,共发泥鳅财。在朱术军的带动下,目前,养泥鳅面积在10亩到50亩之间的大户有12户,10亩以下的养殖户有120多户。除宋店乡外,其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已发展到城关、姚里、三流等8个乡镇,以及舒城、叶集等部分乡镇,养殖泥鳅面积也已超过1600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