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的夏日在六月已经原形毕露,随着水产养殖的关键季节到了,在这个季节一方面由于气温和水温的升高水产养殖动物的食物会明显增强,另外一方面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也是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容易变化,病害高发和流行的季节。本文介绍,夏天养鱼注意事项[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以及夏季养鱼的五个安全管理措施。
夏天养鱼注意事项
夏季水温较高,水质变化快,是鱼类容易发病的季节,夏季养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加强饲养
1、控制水温:夏季水温在20—28℃,特别是25—28℃之间时,鱼类生长旺,饲料效率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以保证实现高产。
2、精准喂食:一般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每天投喂1—2次。投饵数量可根据如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⑴。池鱼摄食情况:精饲料以投下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动物性饵料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适度。
⑵。天气情况:晴朗天气,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摄食不振,而且残饵易**变质,败坏水质,应少投或不投。
二、合理施肥
1、控制水质:主养肥水性鱼类的池塘,在夏季应注意合理施肥。防止施肥不当而败坏水质。
2、控制施肥:5—6月以施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为主,一般7—10天施肥一次;7—9月份少施或停施有机肥,改施化肥,4—6天施肥一次。
3、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天气闷热或*雨连绵时要少施或不施,鱼吃食不旺和暴发鱼病时,要少施或不施。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并要坚持巡塘制度,及时掌握情况,调整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
三、调节好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同时,夏季投饲量大,鱼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因而应加强水质的调节。
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於鱼类生长。
2、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氧: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
3、其他方法:在夏季,还要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药物调节法等。
夏季养鱼的五个安全管理措施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因而池塘的科学管理也尤为重要。
一、施肥
夏季是投饵量大的时期,也是鱼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的时段,不提倡施用有机肥,而应采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具体施肥量依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施肥时间一般选择晴天上午全池泼洒。因夏季水中氮元素含量增加,故施肥时应选择水溶性磷肥,一般每月施过磷酸钙2~3次,每次每亩用量5~6公斤。通常施用磷肥3~5天后,池中浮游植物将出现高峰,氨氮含量下降,此时根据水质管理要求,适当加入新水,防止水色过浓。
二、调节水质
定期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水中所缺乏的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一般鱼池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厘米左右。
三、投饵
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如果投放过多,因水温较高,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如果鱼摄食过量,也易患肠炎病。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四、防浮头
防浮头就要勤巡塘,黎明前后看有无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时检查全天的吃食情况及有无浮头征兆。防浮头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减少池塘中鱼的贮存量,对于经常发生严重浮头的鱼池,要及时捕捞出一部分上市。若池塘水质浓,浮游生物繁殖过量,要用药物**一部分,减少水中溶氧消耗。鱼浮头解救的方法:
1、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2.开动增氧机增氧,停止投饵施肥。
3.每亩用黄泥10千克加食盐20千克,加水拌匀全池泼洒,或生石灰粉2.5千克,加水调成浆,全池遍洒急救。
五、鱼病防治
夏季是鱼病的易发季节,所以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1.消毒:包括鱼塘的前期消毒、鱼种放养前的消毒以及水体的消毒。
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活动中操作细致,防止鱼体受伤。
3.发现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症治疗,用药顺序要正确,一般来说应该先杀虫后杀菌。
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所以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传播性加强。本文“夏天养鱼注意事项,夏季养鱼的五个安全管理措施”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