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由鱼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引起的鱼类流行性疾病[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频发。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常,寄生虫类疾病在自然水体中对鱼类不产生明显的威胁。然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的时候,水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低,非常容易爆发性寄生虫疾病。那么鱼寄生虫疾病频发怎么办?以下三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鱼寄生虫疾病频发怎么办

1、大水面遇到鱼寄生虫一类的疾病怎么办

  大水面养殖基地的鱼虾混养模式,例如金鲳鱼和虾混养。夏季温度升高,很容易发生寄生虫爆发的情况。一般就是车轮虫,本尼登虫,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这三种。

鱼寄生虫疾病频发怎么办

  基地都是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尽量不要让疾病爆发。水肥的塘小瓜虫会比较少,所以要经常肥水。底质差很容易滋生虫卵,常改底。不给寄生虫爆发的机会。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万一爆发了。车轮虫市面上有很多杀车药都可以**,至于本尼登虫的话,用淡水泡泡就掉了。但是,小瓜虫,是很难杀的,因为一旦环境恶劣了,他就会核包住自己,药物无法穿透,一旦药效过,立马**,而且变本加厉。所以的办法,就是换口塘。一旦换塘后,环境并不一定适合小瓜虫生长,就不容易爆发啦。基地遇到小瓜虫,换塘后基本上都不会再爆发。至于原塘就要暴晒,用生石灰消毒。然后再备用!

2、高温来了,海区网箱寄生虫很容易爆发怎么办

  因为网箱水体交换量太大,所以一般选择吊袋敌百虫、硫酸铜。治疗周期在十五天左右。但是一个人吊袋,抵抗不了海区寄生虫的大量繁殖,要大家都吊才行!

  由于这类药物的休药期[也叫消除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是500度日,所以只能刚爆发的时候不挂袋,提前上市。或者挂袋等休药期过了再出鱼。不然就要违规的。

3、高温来临了,鱼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怎么办

  随温度升高而感染率增加的寄生虫多是附着于浮游生物上的虫卵或幼体。也就是感染的鱼多数是以浮游动植物为饵料的鱼。肉食性的鱼虽然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或累积,但毕竟数量不多。

  以藻类为载体的寄生虫:(1)几乎所有寄生虫的卵,(2)桡足类,(3)枝角类等等。很多寄生虫的卵在漂浮当中是难以孵化为幼虫,经常会附着在水草,藻类上面的。也就是说,当寄生虫大量繁殖的时候。可以通过杀藻类,打破水体的平衡条件。然后,等完事儿了再肥水。

  还有,底泥中的寄生虫更多,如粘孢子虫就是沉底,给水蚯蚓吃到而传播;比如中华鳋,锚头蚤就是在水草上;而原生动物**条件下形成孢囊也沉底。那就得要勤改底,溴氯海因,过**硫酸氢钾多下点。

  以上就是鱼寄生虫病频发怎么办的全部内容。高温来临,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鱼寄生虫病机率和危害性也逐渐增大,鱼寄生虫病主要的是预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