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遇到过很多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户放了足够的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苗种,养殖过程中又没见大规模死亡,但是在起捕时却抓不到小龙虾。养殖户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小龙虾养殖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帮您揭开小龙虾苗种成活率低下之谜……

(即回捕只数与投放只数的比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今天江十月技术科小胡在这里为大家揭开小龙虾苗种成活率低之谜……

一、苗种质量差

很多养殖户投放的苗种是从市场上零散收购的野生虾苗。因为起捕时损伤大,离水时间长,体能消耗大、体质弱,多次交易,多次运输造成机械性损伤;个体悬殊大,而造成自残现象;或因是用药物诱捕的或电捕的,均会导致入池后养殖成活率低。

对策:苗种宜就地收购就地放养。一般最好选用同地区人工培育的80-100头/斤的苗种最佳。如果放养野生虾苗的,一定要自己就近收购,细心运输,不要从商贩处购买来路不明混杂不清的虾苗。放养的虾苗应该经过严格筛选,规格齐整,活动有力,附肢齐全的幼虾为养殖对象。同一口塘,应该一次放足,避免分批多次投放。苗种放养前要做抗应激处理,提高成活率。

二、饲料投喂不合理

很多养殖户在饲料投喂方面存在使用超低价劣质饲料,饲料配方不科学,不完整,营养不均衡,大小规格不适口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会造成部分小龙虾营养**,免疫力低下,易生病和偷死,蜕壳

[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

未遂或者互相残杀,从而导致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

对策:选用优质正规厂家饲料,技术配方科学完整,营养全面,科学投喂。投喂二次,上下午各一次,以下午为主,占全天投饵量的60%~70%。

三、养殖户对小龙虾养殖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

和遮蔽物重视不够

池中的水草不仅可以为小龙虾提供营养,又可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同时还能为小龙虾蜕壳提供隐蔽场所。虽然养殖户都知道水草的作用,但对水草的面积掌握不好。很多池塘就是因为水草面积不够,小龙虾蜕壳后的软壳虾无处藏身,会受到硬壳虾、鱼类及敌害

[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

生物的侵袭,从而造成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还有部分是因为水草覆盖率过高,水体不通透,底质败坏,造成池中各类有害物质飙升和水体溶氧量不足,从而影响成活率。

对策: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水草面积应该占池塘面积的30%~60%为宜。如果水草覆盖面积不够,要及时进行水草移栽或者移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补充。如果覆盖率过高,要及时人工清除部分过旺水草。

四、敌害生物较多

由于有许多的小龙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

清塘不彻底,或用药不足,或在注水时没有经过严格过滤,池中有大量杂鱼、青蛙、鼠等敌害生物,加之空中有水鸟,它们都摄食幼虾,侵袭蜕壳的软壳虾,直接导致小龙虾的养殖成活率低。

对策:放苗前,虾池必须彻底清塘消毒。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杀灭敌害生物。注水时,一定要在进水口加上双层密眼网布拦截敌害生物进入。在小龙虾蜕壳时,注意驱赶水鸟等敌害。

五、管理不善

1、防治疾病要得当

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池水清新。定期使用芽孢,光合,EM等有益菌调节水质和底质。

2、重视投饵对水质的影响

养殖户一定要在虾池的浅水区,深水区各设几个饵料台,用以检查龙虾摄食情况,科学掌握投饵量,减少虾池残饵量,节约养殖成本,防止其污染水质。

3、重视防逃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预防小龙虾外逃

养殖户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建好虾池的防逃设施。虾池要有专人定期巡塘,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4、预防青苔爆发

时刻关注青苔数量,调节水色,培育优势藻类,预防青苔爆发。

除上述几种原因外,放养密度过大、施肥数量、品种和时间不合理、捕捞不及时、池塘条件差等因素也会造成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具体可以向我们的技术人员咨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