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常常伴随小鱼苗[也叫“鱼花”。]适口性差,消化吸收能力弱,过量投喂导致鱼苗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引发肠炎。在引食阶段不注重细节管理,导致鱼苗大量死亡。下面一起来看看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首次印刷出版,它可以为你提供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良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1、加强投喂管理
每餐喂料前必须巡塘,发现鱼苗任何异常,停料或者减料,优先增氧[ ...]、解毒。
投喂时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原则,尤其是定量:3-4天加一次料,每次加料不超过10%;夜间温度、溶氧变化较大,建议傍晚一餐投喂至五点半左右即可停料,避免过量投喂造成鱼苗“暴饮暴食”、消化**
2、加强增氧管理
“想要养出多少鱼,就开多少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建议鱼苗塘增氧能力1.0-1.5kW/亩,水体较高的溶解氧,能保证鱼苗摄食后消化吸收。引食区域加开增氧机,促进水体循环,增加溶氧;每隔3天左右,分解塘底残饵粪便等有机质,防虫、防臭;每天傍晚投喂完毕后,增氧、防止鱼苗因消化**引发肠炎;夜间加开增氧机,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
3、加强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长期稳定,透明度20-25cm,保证水体藻类多样化、长期保持少量浮游动物。
5-7天解毒稳水,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坚防控水质浓绿,避免pH值过高引发气泡病。
4、加强病害防控
引食投喂过程中,常常伴随鱼苗“停尸”、打转、白身白尾等现象,严重者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鱼苗发病后应立刻减料甚至停料,加开增氧机,同时取发病鱼苗及池水到利洋水产药店做相关检测,确定病因后再针对处理,切忌盲目杀虫消毒,造成畸形甚至大量死亡。待鱼苗病情缓解后,再根据情况适当调水,进行治疗。
掌握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科学养殖鲈鱼,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