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病此病是由白皮极毛杆菌所引起的。此病传染性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场的鱼种培育池,主要危害鲢、鳙鱼的夏花鱼种,夏花草鱼为次,流行季节以6~7月盛,这时正是夏花分塘时期,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病菌乘机侵入,引起该病的流行。一般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在30%左右,高的死亡率可达45%以上。该病的病程较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对鱼种生产威胁较大。
鱼白皮病有什么症状?
起初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色,随病情发展,逐渐扩展到尾鳍的前部、尾柄,迅速蔓延到背鳍基部后面的躯干,蔓延部分呈白色,故又称白尾病。严重病鱼出现尾鳍烂或尾鳍蛀蚀成各种缺刻,鳍条外漏,皮肤发白处鳞片常脱落。病鱼行动迟缓,身体消瘦,头部乌黑,不久病鱼头向下,尾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水中,很快死亡。
鱼白皮病如何治疗?
白皮病
(1)在牵捕、运输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2)鱼种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金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us)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结晶。]或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用金霉素12.5克或土霉素25克。
(3)发病严重的鱼池,每立方米水用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1克或五倍子2~4克,全池遍洒。
(4)向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好了,以上就是“什么是鱼白皮病?鱼白皮病如何治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水产养殖能够有所帮助,科学防范,科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