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的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益,养殖户需要提高黄鳝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量,那么,养殖户如何提高黄鳝产卵孵化量?必须了解黄鳝怎么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黄鳝孵化技术,为此,本**了以下的总结。

黄鳝怎么繁殖

1、繁殖情况及环境条件:黄鳝每年只繁殖一次,在每年的4一8月,盛期为5一6月。其产卵周期较长。黄鳝的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亲鳝先打繁殖洞。一般洞打在田埂边,洞口通常开于田埂的隐蔽处,洞口下缘2/3浸于水中,分前洞和后洞。前洞产卵,洞长10厘米处比较宽阔,上下高约5厘米左右,宽约10厘米。后洞则细长,作隐蔽栖身。在较大的水体中或在不方便打洞的水域,亲鳝寻找茂密的水草、水草根、瓦砾、石缝等可隐蔽的物体做巢。

黄鳝怎么繁殖,黄鳝孵化技术

2、自然性比与配偶构成: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时期是雌多于雄。其中2月份雌鳝占91.3%,从6一8月雌鳝产过卵后性腺逐渐逆转,到9月份雌鳝逐渐减少到38.3%,10一12月雌、雄鳝大约各占50%。在秋、冬季节,人们捕获黄鳝捉大留小,因此开春后仍是雌多雄少。黄鳝的繁殖,多数属于子代与亲代配对,也有与前两代雄鳝配对。但在没有雄鳝存在的情况下,同批黄鳝中就有少部分雌鳝逆转为雄鳝后,再与同批雌鳝繁殖后代,这是黄鳝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之处。

3、自然产卵与孵化:性成熟的雌鳝腹部膨大呈浅橘红色(也有灰**),有的亲鳝有一条红色横线。产卵前,雌、雄鳝吐泡沫筑巢,然后将卵产于洞顶部掉下的草根上面,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和泡沫起漂浮在洞口。受精卵**或橘**、半透明,卵径(吸水后)一般为2一4毫米。亲鳝,特别是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亲鳝吐泡沫作巢一般有如下作用: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敌害发觉,保护鳝卵;二是使受精卵托浮于水面,而水面则一般溶氧高、水温高(鳝卵孵化适宜水温2l一28℃),有利于提高孵化率;三是亲鳝吐的泡沫中,有对鳝卵孵化起着重要作用的物质,目前尚未认清是何种物质。

黄鳝卵从受精到孵出仔鳝,一般在30℃左右水温中需要5一7天,25℃左右水温需要9一11天。自然界中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可达95%一100%。

黄鳝孵化技术

一、人工授精将开始排卵的雌鳝取出,一手垫干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即可顺利挤出卵,但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象,此时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米,然后再将卵挤出,连续3~5次,挤空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或瓷盆,将卵挤入容器后,立即把雄鳝**,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放在40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观察,如**活动正常,即可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挤出的卵中,搅拌(人工授精时的雌雄配比,视卵量而定,一般为3~5: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二、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孵化器可根据产卵数量选用玻璃缸、瓷盆、水族箱、小型网箱等,只要管理得当,均能孵出鳝苗。鳝卵比重大于水,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鳝卵靠亲鳝吐出的泡沫浮于水面孵化出苗,人工繁殖时,无法得到这种漂浮鳝卵的泡沫,鳝卵会沉入水底。因此,水不宜太深,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人工繁殖受精率较低,未受精卵崩解后很易恶化水质,应及时清除。在封闭型容器中孵化时,要注意经常换水,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5℃。鳝卵孵化时,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耗氧量[耗氧量为每升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被**剂**时消耗的**剂量,折算为氧的毫克数表示还原性物质。]不同。在水温24℃条件下测定每100粒鳝卵每小时的耗氧量,细胞**期为0.29毫克,囊胚期为0.46毫克,原肠期为0.53毫克。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向后期,耗氧量越大,因此,在缸、盆中静水孵化时,要增加换水次数。

三、黄鳝卵成熟度及受精情况的鉴别刚产出的鳝卵呈淡**和橘红色,比重大于水,无粘性。

四、也可以采集野生黄鳝自然产出的受精卵,一般在雷雨后的傍晚或凌晨,在经常有黄鳝出没的水稻田深水区寻找。黄鳝在产卵前,雌性亲鳝先吐泡沫堆巢,俗称做沫黄鳝,见到泡沫,意味着黄鳝即将产卵,一旦卵产出即可捞取,但要连同泡沫一起捞取,移到专门培育池中孵化。如果采集到已经孵化出的鳝苗则可直接移入幼苗池中培育。

五、人工孵化:将完成受精的培养器皿置于通风光亮处静水孵化约2小时,换水3次,并用吸管吸除花卵、未受精卵(孵化以后仍不见卵裂球者)。此期水温在23℃~27℃之间,水霉活动猖獗,用亚甲基蓝0.3ppm/m2全池泼洒。在黄鳝繁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亲鳝培育时一定要做好日常管理。池底要铺一层疏松烂泥,并设计一食台,以利于清除残饵。投饵应根据黄鳝的摄食习性早晚各一次。池水不宜过深,注意经常换水。水面应放少量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等,以遮阳、避光,方便黄鳝在高温季节藏身。

2、对初次催产未成功的亲鳝不宜弃掉,可以继续饲养,再次催产。

3、给亲鳝注射催产剂后,应注意检查和及时采卵授精,否则卵未成熟或过熟均会造成浪费。注射催产剂以胸腔穿皮注射的效果为好,多数能顺利催产。雄鳝每克鱼体重注射LHRH-A的剂量为雌鳝的一半。

4、精卵应先在任氏液中混合均匀,加水激活**后的5秒内不要随意搅动,以免影响受精作用的完成。

5、注水孵化期间,要随孵化时间的延长而加快水滴速度,以保证发育所需的溶氧,并抑制水霉生长。但早期(第1天)水滴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卵裂和囊胚的形成,并有可能导致畸形苗的出现。至**形成期(第4天)以后,胚胎需氧量大增,此时应将水滴速度调至开始时的3倍以上。

6、孵化的细沙应精心筛选,不应有玻璃等杂物,以免划破卵膜而造成流卵。细沙的颗粒大小应尽量保持一致。孵化容器底都铺细沙有两种生物学意义:一是卵粒随着水滴滴落所引起的震动与沙粒之间产生微小的摩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霉的生长。二是出膜期的胚体活动剧烈,水滴速度也大大增加,胚体在沙面上不停地滚动,增加了摩擦,有利于卵膜及时破裂,胚体正常出膜。若胚体经过长时间剧烈活动仍不能脱膜,则应用注射器针头小心刺破卵膜,进行"人工助产"。

7、孵化期间应日夜巡查、加强管理,孵出的幼苗要注意及时转移饲养,以免破坏和影响其他卵的孵化或随水流失。待卵黄囊吸收完毕后,即可放入幼苗培育池中喂养。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量的方法

1、选好场地: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场所,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水位深20~30厘米,新建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经常用1~2ppm漂**消毒,每次用量要少,以免**亲黄鳝。

3、放养密度要适当:亲黄鳝个体要适中,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作产卵产鳝,此时的黄鳝雌雄比例为1:3~4,每平方米放亲黄鳝10条左右,太多影响产卵量。

4、投喂饲料要合理: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同时搭配亲鳝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水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黄鳝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在亲黄鳝池边巡池,若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轻轻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后膨胀到4毫米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水高低有4~7天,水温25℃时6天就全部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毫米,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吸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长至5~6厘米,就可放人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产卵亲黄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每次按亲黄鳝总体重的2%~3%。幼苗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5~7时,这样投喂有利于亲黄鳝多产卵。

近年来,黄鳝供不应求的现象仍然存在,野生黄鳝的供求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因此,提高黄鳝人工养殖以及提高黄鳝产卵孵化量非常的重要。以上就是对黄鳝怎么繁殖,黄鳝孵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