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虾养殖的病害处理上,我国开创了一种的创举:运用中草药防治虾病。因为用中草药配置的药饵在防治虾病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用药饵防治虾病,是今后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养殖户们在对虾养殖时期要了解中草药的特性,注意考虑季节、虾病发作的时间和用量等,还有生产工艺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

  中草药的制备,大多是取晒干的穿心莲、大青叶[大青叶,中药名。]、板蓝根、五倍子、大黄、大蒜、鱼腥草[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等磨碎经60目筛绢进行筛选,可单一或多种配伍加入饲料内,或混合使用,能增强对虾抗病力,并对多种细菌和**有抑制作用。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许多中草药还能增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立体结构图组成动物体的细胞称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大体上相同,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的吞噬能力。不少中草药是广谱抗菌药,作为防治虾病是不可缺少的,有许多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矿物元素等所起不到的作用。

  对虾养殖中使用中草药的注意方面:

对虾养殖如何正确使用

  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用量、给药方法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机体因素:药物对对虾的体质、种群、结构等变化影响很大,因而呈现不同的药物反应,个体大小反应也不同;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3.6条款对“环境因素”作出了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虾池的pH值、水温、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等对药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影响,用药时必须注意水质,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