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传播性加强。池塘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夏季池塘养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鱼病防治

  夏季是鱼病[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的现象。]的易发季节,所以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夏季鱼塘的管理技术

  1.消毒:包括鱼塘的前期消毒、鱼种放养前的消毒以及水体的消毒。

  2.在、运输、放养等活动中操作细致,防止鱼体受伤。

  3.发现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症治疗,用药顺序要正确,一般来说应该先杀虫后杀菌。

  

二、调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定期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水中所缺乏的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中的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一般鱼池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厘米左右。

  

三、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管理

  夏季是投饵量非常大的时期,也是鱼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的时段,不提倡施用有机肥,而应采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具体施肥量依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施肥时间一般选择晴天上午全池泼洒。因夏季水中氮元素含量增加,故施肥时应选择水溶性磷肥,一般每月施过磷酸钙2~3次,每次每亩用量5~6公斤。通常施用磷肥3~5天后,池中浮游植物将出现高峰,氨氮含量下降,此时根据水质管理要求,适当加入新水,防止水色过浓。

  

四、投饵方法

  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如果投放过多,因水温较高,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如果鱼摄食过量,也易患肠炎病。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五、防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

  防浮头就要勤巡塘,黎明前后看有无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时检查全天的吃食情况及有无浮头征兆。防浮头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减少池塘中鱼的贮存量,对于经常发生严重浮头的鱼池,要及时出一部分上市。若池塘水质浓,浮游生物繁殖过量,要用药物**一部分,减少水中溶氧消耗。

  

鱼浮头解救的方法:

  1.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2.开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氧,停止投饵施肥。

  3.每亩用黄泥10千克加食盐20千克,加水拌匀全池泼洒,或生石灰粉[石灰粉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2.5千克,加水调成浆,全池遍洒急救。

  好啦,上面就是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养殖户还是要牢记注意哦,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