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中有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会使鱼类有危害的,那么,池塘中如何调节氨氮呢?下面介绍水产养殖池塘的氨氮调节方法。
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即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用的肥料和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菌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等。
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又叫非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有毒,极易溶于水。另一种是”铵“,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当氨通过鳃进入鱼类体内时,会直接增加鱼类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鱼的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中pH值会随之相应上升,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从而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带氧气能力,导致鱼的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死亡。
氨氮的控制方法:
1 清淤、干塘
控制氨氮的种方法是定期清淤、干塘。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暴晒池底,使用生石灰、漂**和氯制剂类鱼用药物等对池底彻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加水体对pH值的平衡能力,保持水体的微碱性。
2 定期加换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
控制氨氮的第二种方法是定期加换新水。换水是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加入的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
3 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控制氨氮的第三种方法是增加池塘中的溶氧。在池塘中使用长效粒粒氧、富氧或固粒氧等池塘底部增氧剂[增氧剂,通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复合多种有效成分,通过综合作用,均匀释放溶氧,迅速降解水体毒素,稳定性强,速效而长效,养殖中任一时期均可安全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改善养殖环境。],可保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加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
4 加强投饲管理
控制氨氮的第四种方法是在日常养殖中加强投饲管理。选用优质蛋白饲料[蛋白饲料是一种饲料,指饲料绝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含20%)、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不包括18%)的饲料,营养丰富。],使用具有更高氨基酸消化率的饲料,避免过量投喂,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比。通过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间接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也可使用通用名为”硫代硫酸钠[代硫酸钠,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来源于其别名 sodium hyposulfite)。]粉“的鱼用药物,全池均匀泼洒,降低氨氮浓度,还可以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按每亩水深1米首次施用量为500克,15天后再施用250克,来降低水中氨氮浓度,改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