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泥鳅养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火热起来,现在随着泥鳅出口的萎缩,以及台鳅的大面积发展,泥鳅的高利润时代已过去,泥鳅销售价格大众化,泥鳅养殖已然成为常规养殖品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农村养泥鳅赚钱吗?以下为泥鳅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农村养泥鳅赚钱吗?
养泥鳅赚钱。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经过120~150天的饲养就能达到上市的规格。产量比较高,在庭院养殖条件下,一般每100~2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的池塘可产泥鳅250~500千克,收入可达2500~5000元。利用稻田养殖,每亩稻田可产泥鳅50~100千克,仅泥鳅的收入就能达到500~1000元。而且,泥鳅的生命力[ 生命力(shēng mìng lì)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较强,容易进行人工养殖,对水体要求不严格,投资少、快,养殖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比较高。
泥鳅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泥鳅养殖前景
1、目前人工养殖的泥鳅中,出口量占总产量的20%~40%。由于泥鳅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且多停留在活泥鳅出口,所以也有人担心随着泥鳅出口市场的日益饱和而且出现泥鳅价格下滑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泥鳅的养殖效益。事实上,随着我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泥鳅的营养价值是得到认可的,这样泥鳅的市场的消费市场也将会逐步提升。如果泥鳅养殖能够借鉴一些常规鱼的品牌经营模式,与一些大型的餐饮企业进行联合推广,并在泥鳅深加工方面进行配套开发,相信泥鳅养殖一定可以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2、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性杂,几乎什么动、植物食料都能吃,饲料来源广,有利于养殖的是由于能耐低氧,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
3、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所以经济效益显著。稻田养殖,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千克,增加产值1000元以上;池塘养殖,每667平方米可产泥鳅1000多千克,产值至少10000元,除去苗种成本、饲料成本、水电、防治疾病药物成本等,每667平方米可获纯利6000~7000元;网箱养殖,普通8平方米网箱,可产泥鳅1000千克左右,产值也要过万元,由于网箱养殖成本较高,纯利润[纯利润亦称“净利”、“纯利”或“纯收入”、“利润净额”。]能达5000元左右。
4、当泥鳅体重生长到10克以上,每千克约80~100尾时,就可以捕捞出售。泥鳅的生命力较强,适宜长途运输,把捕捞的泥鳅运到城里销售,可以卖个好价格。选择个体较大的泥鳅出售,价格较高,个体较小的继续放养。休眠期的泥鳅价格较高,可捕捞出售。根据市场行情组织泥鳅出口,价格是国内市场的几倍。
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广东江门一带泥鳅养殖户的养殖情况:
一口4.7亩的塘,投放规格2000条/斤的泥鳅苗,放了100万尾苗,养了82天,喂了475包料,出成鳅15000斤,收购价9.5元/斤,纯利润42000元,每亩纯利近万元;
另一口7.5亩的塘,投放规格1500条/斤的泥鳅苗,放了110万尾苗,养了127天,喂了1482包料,出成鳅17条/斤共计38574斤,收购价7.3元/斤,纯利润51000元,亩纯利6800元。
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就是在市场价格低的时候,高密度放苗,养出小规格泥鳅,周期短,资金周转也快。在鱼价整体不理想的情况下,大规格泥鳅和小规格泥鳅差距肯定不会大,大小泥鳅价格拉不开,养殖户养大规格鱼成本更高、周期更长、更费精力,这时候高密度投苗的短平快模式很有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大规格泥鳅价格好了,养殖户也可以分塘继续养大,灵活性较强。
以上就是农村养泥鳅赚钱吗,泥鳅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具体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两年泥鳅养殖利润虽然不高,但管理好了,成本控制好了,较常规的四大家鱼还是更赚钱,关键在于你首先要懂技术和管理,养出产量,然后伺机出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