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用水的调控:幼体[ ...]收集前后,进行培育用水的生态调控是保持水环境稳定的关键。方法是:在幼体收集前2日,注入过滤海水为池有效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60%,加入EDTA钠盐3~5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并加入小球藻40万个/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扁藻、小硅藻各2万个/毫升及部分角毛藻,轮虫3~5个/毫升。温度控制在22~25℃。幼体收集后根据观测,调控在上述范围内,并在特殊发育阶段做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幼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4.幼体质量的鉴别及选育收集:并不是所有抱卵的亲蟹都能顺利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有时环境突变或恶化,会使抱卵的雌蟹突然“流产”,即雌蟹将卵块用螯足梳理掉。同样,能孵化的幼体也有质量上的差异。弱的幼体难以培育,因此,在培育幼体之前,必须鉴别孵化幼体的质量,以决定取舍。三疣梭子蟹孵化幼体的等级有:
①一等:活力[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良好,集群[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能力强,无下沉[下沉指的是一种竖直向下的运动,如物体在液体里向下沉降。]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形态[形态:形象词,形式或状态。]正常,分布在水槽[水槽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来盛大量水并可用于洗净餐具、食物的仪器,其主要材料是不锈钢。]表层,可收集。
②二等:活力好,集群能力弱,无下沉个体,形态正常,分布在水槽上层,可收集。
③三等:活力较好,集群能力很弱,有部分下沉个体,部分个体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中层,可选育。
④四等:活力缓动,不集群,大部分个体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中下层,不收集。
⑤五等:活力弱,不集群,个体全部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下层,不收集。
⑥六等:不动,不集群,个体全部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底层,不收集。
选优的方法是:将确定孵化的亲蟹,傍晚投放于1立方米水体的水槽中(1只/槽),充气,控温22~25℃,投入轮虫20个/毫升,定时观察确定孵化时间。在孵化过程中应防止盐度变化超过±3‰和水温超过25℃,否则孵化后畸形幼体比率增高。孵化后,早晨水槽停止充气,旋转水槽内的水,使卵膜及刚毛等脏物下沉堆积,健康幼体则浮于上层,用虹吸法将上层幼体吸入已准备好的幼体培育池中培养,收集密度为2万~4万尾/立方米水体。国内的生产性人工育苗多未经选优,直接在原池进行幼体的孵化培育的,密度一般在10万~20万/立方米水体。注意,一个池内应尽量选用同期孵化的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