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

[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

,英文是disinfect,拆开来解释是dis(抗)--infect(感染),中文的消毒这个词是从人伤口抗感染中借用过来的,但用于水产上很值得商榷。

水产用的强氯精

[强氯精是一种外观为白色结晶粉状的高效**型杀菌灭藻剂。]

消毒是压倒对虾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碘等所谓的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是用来杀灭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藻类的,这些被杀的水体生物并没有被及时清理出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反而迅速沉落塘底形成有毒物质。正如:人机体受伤产生溃烂后,只是用双氧水涂擦但没有清除掉伤口周围的腐烂组织,这样的消毒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现在所谓的水产用消毒药

[消毒药,中药名。]

,贴切来讲,应该是杀生产毒药。如果可以的话,新的英文单词

[课文中的单词已经经过编者的筛选,因此课文中出现的单词一般都要记,当然对消极单词和积极单词的记忆要求应有所区别。]

是这样:killiveproductoxin。

回到对虾的话题,目前影响对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是1种、2料和3管理(环境、投料及其他)。1.种质选育方面十多年以来仅仅是往生产速度上做文章,自然而然,目前的种苗对营养和环境的要求会更高,类似目前的肉猪一样,需要更好的卫生和营养条件做保障;2.料方面,我相信技术和配方应该更成熟,不会是目前虾产业的短板;3剩下就是管理,重中之重的池塘环境(底质和水质)和投料技术。

无数的生产案例已经证实,通过消毒来控制弧菌的感染、传染是根本不可能的,那我们现在还想通过消毒来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有的话,就是**型的消毒剂可以提高池底和水体的**还原电位,改变微生物生长条件来控制微生物种群和密度。但这个使用剂量有没有?显然,我们的国标里面,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指导意见。

相反,我们看到了消毒药带来了很多明显的坏处:1.杀藻杀菌,导致水体污染物短时间过量引起氨氮、**态氮的超标,最后对虾发病;2.破坏虾壳的正常人微生物组织,易引起继发感染,几年前,有虾农就告诉过我,用过硫酸氢钾改底,用完后虾壳干干净净,虾很漂亮,过几天后,虾就发病了;3.杀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硝化菌-反硝化菌(地球人都知道,这类细菌需要20多分钟才繁殖一代),导致绝大多数虾在50-60天左右发病(无法解决氮污染问题)。

最后,既然消毒这么多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是增氧,特别是池塘底部溶氧的增加,能够解决很多污染问题,其次是脱氮,如何增加水体的硝化菌-反硝化菌的数量,这才是目前这个市道情况下养出大虾的关键点。

除了增加池塘底部增氧管道或气盘之外,经常使用先得“生氧降解灵+池塘解毒宝”组合,亦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