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发臭怎么处理呢?养殖塘底的发臭是养殖过程中后期非常常见的现象,一般正常的养殖情况是每天在夜间、早晨进行巡塘,一旦发现养殖对象出现异常情况,说明水体或者池底可能出现缺氧。

  

一、塘底黑臭的原因

  1、清塘不彻底、淤泥有机质较多、没有暴晒池底等。

鱼塘发臭怎么处理?如何预防塘底发臭?

  2、水位较浅,上下水位形成隔层池底缺氧。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高,投饵量大,残饵粪便多。

  4、经常使用聚合物类产品调水改底,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被吸附到底。

  5、水草,青苔水生动物尸体腐烂趁底等。

  

二、改良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主要措施

  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源通过池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护底,养殖先培水,培水先培底,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彻底清塘消毒、吊底暴晒。每三年将池塘过多的淤泥和残饵清除复埂,作为田地有机肥料。另外,不吊底的池塘将水抽干让光照暴晒,使土壤松动放出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同时再用药物彻底消毒**病原体、寄生虫、野杂草等。

  2、提倡微生物改良底质,如解毒底改,净水底改、增氧底改、补钙底改等。但这样要根据池塘底质情况,因塘而宜、因药而宜、灵活而定。

  3、科学种草、保护水草。水草在养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有机物,使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同时能净化水体,保持池塘水质清新。

  4、加强日常管理,清楚池塘四周杂草和水体漂浮物[是漂浮物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浮于水上并随水流一起运动的物体。]及残饵,经常注入新水源,使水体溶氧充足,有害物质分解快,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鱼摄食消化吸收快,同时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和密度不断增加,水产池塘池底犹如一个大型的垃圾回收厂,承载着水体与养殖动物产生的“垃圾”,死亡藻类、浮游动物、野杂鱼等尸体,水残饵、粪便,及药物残渣、外源水的有机物、泥土杂质等等,时间一长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