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一成不变的最佳绝对值是不存在的。它受虾池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估量确定放苗数量,不要与人家比,以防失败,但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虾池的形状、水深和进排水的条件
池水较深且换水条件较好的高位池,或当前环保式的循环水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生态精养模式,水质较好且稳定,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可以适当多放苗,反之,则应少放苗。循环水生态精养每亩最多不要超过12万尾,如果水深在2米左右,每亩5万-8万尾为宜,且必须有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的保证。如果是普通的虾塘,水深1米左右,每亩可放1万-1.5万尾;水深1.5米左右,每亩放1.5万-2万尾。
2.虾池的底质条件
日本对虾适合生长在砂或砂泥底质、不易发臭的虾池。底质条件好的可多放苗。如果底质泥多且较烂的最好不要养殖日本对虾,因为这样的底质易发臭,清塘较难,如果非养不可只好少放苗。如果在相同的水深和换水条件下,后者要比前者少放苗一半左右。
3.虾苗的规格与质量
虾苗的规格与质量关系到虾苗放养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的高低,在相同的放养条件下,虾苗个体较大,体质较好,其放养的成活率就较高,反之则低。如P22—P25的健壮虾苗,较P12—P17的虾苗,每亩可以多放2000-3000尾。为放心起见,虾苗最好要经过**检测,购买不带**的健康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