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高位池养虾遭遇瓶颈,特别是疾病高发,一旦有个别虾出现状况未及时发现处理,往往最后整口塘都难以幸免于难,给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此背景下,2013-2014年左右,海南有部分养殖户对大塘(3-4亩)重新规划,率先推出了1-2亩的小塘
[小塘,古称龙唐,辖地包括今天的南海区金沙镇(大洲沙)、狮山街道办、小塘镇的辖地。]养殖,效果很好。
粤西小塘养殖模式
[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发展于2014年,陈老板正是雷州半岛引入该模式的第一人。借助该模式,经过连续两年的养殖成功,完成资金积累并陆续扩建,目前示范基地拥有84口0.5亩的高位池(如图2),一口4亩的蓄水池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陈老板从土塘养殖一路走来,始终认为模式的变革是顺应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图1.陈老板塘口-海壹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小塘养虾模式较传统高位池养殖模式的优势:
①换水量更大,底排污更彻底,能减少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内废物的蓄积,降低病原生物的繁殖;
②有利于降低养殖风险,比如80万虾苗集中放入1口4亩池塘的风险远高于将其平均放入4口1亩高位池的风险;
③易管理,池塘变小了,人工管理时能够照顾到更多方面,让养虾变得更加细致;
④产量高,小塘养殖虽然池塘水面小,但在投料、渔药使用上都因为水面减小而提高了效率,使得对虾的长势也更好。
模式分解:
1、池塘设备:池塘0.5亩,为规则正方形。池塘每边中间位置各1套纳米增氧气室,池塘四角各1个纳米增氧气盘,另配备2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池塘中心搭建了永久性冬棚支架,在支架上单独设置了2个定滑轮(1个与底排污相连,1个与料罾相连),由钢丝牵引系于塘头固定位置,方便在岸边进行底排污或查看料罾。
2、放苗前准备:
①晒塘、洗塘后并用二**氯或生石灰消毒;
②肥水放苗,一般肥水两次至水色稳定,试水安全后放苗。使用海壹优质1代苗,按15万/亩的密度放样,折合每口塘7-8万尾苗。
3、放苗后管理
①投喂管理:采用海壹虾肝强+草虾料组合模式。前期30天虾肝强用于保苗,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待顺利渡过转肝期再用优质草虾料以缩短养殖周期。由于面积小,无须下水,可沿岸均匀泼洒饲料,保证所有虾均衡摄食;
②水质管理:海水经蓄水池沉淀、过滤、消毒后,直接抽进虾塘,注重藻和菌调控稳水。由于换水量大,换水彻底,很少使用底改物质。前期水深1m,中后期水深在1.2m;
③疾病防控:饲料常拌**,有益菌,提高虾的免疫力,维护肠道健康。出现虾病,坚决不用抗生素,仅用中草药如大黄等处理;
④勤巡塘:因为在岸边就能提起料罾观察虾的摄食情况和肝胰脏、肠道的健康状况,勤观察有利于及早杜绝疾病的发生;
⑤氧机管理:全程高度注重高溶解氧,前期4套纳米气室均衡增氧,后期4个纳米盘辅助增氧,在夜晚和上午,或恶劣天气开2台水车式增氧机工作。
图2.虾塘内设备齐全的养殖设施
养殖效益分析:
据悉,陈老板在养殖行情急剧恶劣的2015年净赚了100多万,不得不说小塘模式突出的优越性。此次笔者8月份到访之时,陈老板就有多口20头规格的大虾待价而沽。以今年早造虾为例,5月14号第一次抓的3口塘(共1.5亩)共计3060斤虾,70天达48头/斤的规格,单价23.5元/斤,除去一切成本开支净赚44516元,平均每口小塘净利润14838元。按陈老板的经验来说,小塘养殖模式的收益是比较有保障的。在未来日趋精细的管理下,小塘高位池模式必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图3.活力极佳的20头大虾
来源:通心粉社区
作者:通威股份特种水产研究所胡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