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发展迅猛,但是由于部分养殖户(场)养殖模式不合理,管理措施不科学,再加上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等价格上涨加重了成本,导致大闸蟹规格小,品质劣,卖价低,养殖效益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大闸蟹养殖效益呢?以下就对大闸蟹养殖技术做个介绍。

大闸蟹养殖技术

一、营造优良环境

大闸蟹养殖技术

模拟天然生态环境是大闸蟹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养殖提高其品质的有效途径。池塘面积不宜过小,一般以2~10公顷为宜,以利于水环境稳定,水深要求在高温季节深水区能达2米。蟹池内做成沟状或**做一土堆,形成浅滩,沟的面积占池面积的15%~25%。水源可靠,无污染,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能灌能排。池外围用黑色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入土10厘米,每隔0.7~1米用竹桩固定,外加网卡防敌害入侵蟹池,池埂内坡用厚塑料膜铺垫以利保水。蟹种放养前15天左右。彻底清池,干池每亩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65~70千克,带水清池用125~15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的作用有三点:一是杀灭野杂鱼和敌害生物;二是改善池底(或淤泥)土质;三是增加水中钙的含量,改善池塘水质。

清池后加入新水,及时栽植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水草既是蟹栖息、觅食、避敌和蜕壳的场所,又是食物中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水草的种类包括浮水植物(水花生、蕹菜、浮萍等)和沉水植物[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藻、苦草、轮叶黑藻等)各占总面积的1/3,并适当移栽挺水植物(芦苇、蒿草等),沉水植物区用网卡分隔拦网,保护水草萌发,水草的覆盖面积达池塘面积的60%~70%。注意,池中间不栽水草,以免影响风浪及蟹分布。待水草长至3~4厘米后,投放螺蛳、蚬和小蚌等鲜活贝类软体动物,每亩投放量在250~300千克,使其自然繁殖,既净化水质,又为蟹提供适口的鲜活动物性高蛋白饲料

二、优化养殖模式

大闸蟹养殖由于其单产较低,仅靠提高品质来提高养殖效益毕竟有限,我们可以利用蟹池资源,增加不影响大闸蟹摄食生长的套养品种的产量来提高整体效益。生产实践证明,以下4种套养模式为目前蟹池增效主要模式。

1.套养青虾模式:蟹池套养青虾既可摄食池底残铒及有机质,减少池底污染,青虾本身也是大闸蟹的优质天然铒料。一般在5月份每亩放抱卵虾0.5~1千克,或于7月初每亩放1~1.5厘米青虾苗4万尾,考虑到生产成本,以投放抱卵虾效果较好。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到年底每亩可收优质商品虾10~15千克。

2.套养匙吻鲟[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及“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模式:大闸蟹整个生长期投喂量都较多,其粪便易使池塘水质变肥,而匙吻鲟是“肥水鱼”,蟹池套养不仅可促进鲟鱼生长,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5月中旬每亩投放规格15~20厘米/尾的匙吻鲟苗35~40尾,年底可产商品鲟鱼20~25千克。

3.套养黄颡鱼模式: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可摄食蟹池残饵、小杂鱼等,起到净化水质、提高饵料效率的作用。黄颡鱼苗种一是春片鱼种,规格120~160尾/千克,可于3月份投放。每亩放100~150尾;二是当年夏花,规格3~5厘米,于5月底6月初投放,每亩放300尾左右。至年底一般可收商品鱼15千克左右。

4.套养鳜鱼模式: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对水质环境要求与大闸蟹相似,池中套养的鳜鱼主要摄食池中的小杂鱼虾,减少生物耗氧和提高饲料效率,同时将池中的低值鱼类转化为鱼,达到增效的目的。鳜鱼苗种投放时间为6月上旬,其规格5厘米左右。每亩放15~20尾,年底可产商品鳜鱼8~10千克。

三、放养优质蟹种

选用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培育的无公害大闸蟹种。这种蟹体色青灰,有光泽,活力强,生长快,而且很少出现性早熟。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规格100~150只/千克,每亩放养500~600只,密度过小,群体产量难以提高,密度过大,个体规格偏小。放养时间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放养前蟹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放养时先在蟹池中间围栏一块占全池1/5~1/3的面积进行暂养,既有利于早春的集中饲养管理,又有利于大面积水草及螺蛳的生长繁衍。暂养时间一般到4~5月,蟹蜕第一次壳后撤掉围栏,进入整池养殖。

四、投喂充足饲料

大闸蟹为杂食性动物,既要保证充足的动物性饲料,又要辅以植物性饲料,在人工喂养过程中,饲料要鲜活适口,不能投喂变质的饲料,前、后期(3~5月和9~10月)以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蚌肉、水生昆虫等或成蟹商品饲料为主,中期(6~8月)以植物性饲料麸皮、谷物、蔬菜和水草等为主。在使用蟹商品饲料时,要把握好饲料质量,选择无公害优质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占蟹体重的8%~10%,清晨投喂全天饵料的1/3,傍晚投喂2/3,具体投喂量视蟹的规格、数量、水温、天气、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定点投喂,主要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保证所有蟹都能吃饱吃好。

五、调控池塘水质

保持良好的水质对养蟹尤为重要。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5,水体透明度达40厘米以上。换水对保持良好水质,增加溶氧有较大作用,要依池水的水温、季节、水质状况和蟹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春、秋季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或1/4;夏季水温较高,每5~7天换水一次,每次加深30~40厘米。另外,池水透明度低于40厘米,需勤换水;蟹摄食明显减少,白天离水乱爬,表明水质恶化,应立即换水;在久旱不雨,水质老化时,要勤换水。换水先排后灌。此外,蟹池常用的生石灰具有消毒、杀菌、调节水质和pH值及增加钙质等作用,但养蟹池水位较浅,且栽植了水草和投放了鲜活螺蛳,因此蟹池泼洒生石灰的一次性用量不能过多,一般每亩2.5~5千克即可,且要求泼洒在没有水草的水面中,泼洒次数每月3~4次。

六、搞好日常管理

四查:查水质情况,查蟹吃食情况,查蟹生长情况,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四勤:勤巡塘,勤除杂草,勤清洁食品,勤做养殖记录;四防:防敌害,防逃逸、防偷盗,防水质恶化。

七、加强病害防治

大闸蟹无公害养殖不宜多用药物,特别是高毒、高残留药物要禁用。在治病上应做到对症下药,综合治疗,对不能确定病症的大闸蟹不能乱下药,以免造成药害。

1.烂鳃病: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门红肿,活动迟缓,摄食量下降,导致死亡。防治:在大闸蟹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创伤;泼洒新鲜生石灰,使池水浓度成15微升/升,每7天一次,连续2~5次。

2.水肿病: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透明,匍伏边缘,停止摄食,后在周边浅水处死亡。防治方法,用0.5~1微升/升土霉素或呋喃西林遍池泼洒;按每千克蟹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每7天为一疗程。

3.蜕壳不遂病:病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因不能蜕去旧壳而死亡。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左右生石灰化浆遍池泼洒,在饲料中添加甲壳素和蜕壳素。

4.纤毛虫病: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数天内大量死亡。防治方法:换水或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用10微升/升福尔马林泼洒消毒。

5.聚缩虫病:蟹体污物较多,蟹脐内有白色点状虫体,病蟹活动及摄食能力逐渐减弱,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用5~10微升/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6.蟹*寄生病:蟹*寄生存蟹的腹部,以吸收蟹的体液为生。蟹*寄生严重的病蟹肉味恶臭,不可食用。防治方法:发现蟹*寄生,可用0.5微升/升的硫酸铜和0.2微升/升硫酸亚铁混合剂遍池泼洒。

7.敌害:一是鼠害。水老鼠危害大闸蟹,可在养蟹环境四周放置磷化锌等有效鼠药,同时安放鼠笼、鼠夹、电猫等灭鼠工具。二是蛙害。蛙类大量吞食蟹种和幼蟹,危害极大,大闸蟹放养前要彻底清理池内蛙卵和蝌蚪,并要严防蛙进入其饲养环境,一经发现,及时捕杀。三是水蜈蚣。又称水夹子,是龙虱的幼体,对蟹种和期幼蟹危害较大,在养殖前必须彻底清池,过滤进水。如果发现水蜈蚣,可用灯光诱捕,也可特制小捞网捕杀。

大闸蟹养殖注意事项

1、一亩蟹池,需要投5斤蟹苗,大概100头每斤?蟹苗估计在5斤左右,蟹苗在500只。

2、养螃蟹的水深不要太深,但是也不能笼统的讲多深的水,好蟹池有深有浅,浅处60CM。深处不超过150CM吧

3、湖蟹天生杂食性的,出于从经济方面考虑,还是用饲料厂生产的饲料来投喂效果较好。适当的加一些小杂鱼投喂,效果更好。

4、围网一亩多少平方,根据水深就可以计算出来,这没啥好说的。围网的高度要根据你的养殖水体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深来决定。

5、养殖水面用的水草,好多种沉水植物,比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浮水植物也是要的,水葫芦效果好像还是水花生好点。

6、水温20度~28度合适了,15度以上螃蟹就开始摄食。

7、按我这里的规模搞的好的话,在40万以上吧。这东东还是看市场

8、我们是水库天然放养,回补率不高,风险很大。靠天吃饭。网箱养殖本人认为不合适。

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因此,这个季节正是大闸蟹养殖收获的季节。以上是对大闸蟹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养殖户今后的养殖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