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肝脏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简介
1、对虾肝脏由中肠进化而来,由分枝肝管组成,肝管由肝小管组成,肝小管里面为各种各样的肝细胞组成。
2、对虾肝脏是除甲壳外最大的功能**,称为消化腺,或称中肠腺、肝胰腺,肝脏是通俗说法。
3、肝脏的四大功能有:消化、免疫、造血、解毒!在养殖过程中,肝脏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肝脏压力过大极易造成整个免疫系统崩溃,从而造成大规模的发病,而且近两年虾病多数从肝病开始。
二、转肝期
转肝期:3~6公分,肝脏逐渐呈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并有白膜
[白膜,病证名。]出现,饵料由以天然饵料为主转到人工饲料为主,此时是肝脏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易出现转肝慢、肝发红、肝萎缩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atrophy)。]、脂肪肝等问题,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防病最最关键的时期!肝脏后部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渐发育,包围整个肝脏后缘和底部,这是肝脏功能成熟的标志,即进入了包膜期。
三、正常肝脏与异常肝脏的对比正常的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肝脏饱满清晰,呈黄褐色或者淡黑色,肝脏后部有白膜,通过白膜与胃相连;显微观察肝小管结构清晰,脂肪细胞、油滴大小均匀,流动性好。非正常南美白对虾肝脏变红、变白、肿大或者萎缩糜烂
[糜烂,指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浅表缺损而导致腐烂,后被引深到人们思想及作风等问题,多指**,不求上进。],肝脏组织柔软,缺乏弹性。显微镜下观察,病变肝脏细胞排列不均匀,部分或大部分脂肪化、油滴样变性。肝脏病变的过程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在颜色上通常表现为:黄褐色(正常),浅红色、深红色(肿大,初期),稍微发白(开始萎缩),完全变白(糜烂,后期)。发病初期该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一旦进入后期,肝脏发白萎缩、糜烂,往往会并发肠炎、黄鳃、黑鳃、烂鳃、红体、白斑等疾病。特别是**性疾病,无法治愈,损失往往比较大,只能将病情较轻和健康的对虾保留下来。
红肝
肝萎缩
肝萎缩
四、保肝方案
1、适度过渡虾苗的食性,保障饵料充足,蛋白含量合理,在虾苗放苗后投喂“水产诱食酵母+利饵多”进行驯化,蛋白合理可有效过渡饲料,避免转肝期虚弱。
2、虾刚上料台时(长约3cm),进入转肝期,全池外泼保肝套餐(如“肝胆易康+黄连解毒散”),促进肝胰脏迅速完成转化,降低被病菌感染的机率。
3、定期使用“优肽”减少水体里的弧菌,减少发病概率。
4、虾转肝顺利后,建议您长期坚持使用“利多精+低聚糖+营养快线”营养保肝防肠炎套餐,进一步巩固肝胰脏健康!
案例分享:
亲营潘老板,33口18平方**池,5月11号放虾苗13万。养殖50天,虾的规格已达50条!期间出现肝发红、肿大、吃料减慢的现象,外泼“肝胆易康+黄连解毒散”各半包,连用2次,肝脏恢复土褐色,吃料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