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养殖户会遇到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产后[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缺硒的情况——缺硒症多侵害幼畜并引起死亡,成畜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较少。那母猪产后缺硒症如何诊治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发病情况
圈养母猪妊娠期间,以酒糟、玉米糠为主要原料,严重缺乏青绿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和其它饲料。分娩后15~20天突然发病,持续5~15天后死亡,发病率为43.3%,病死率54.6%。
二、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38.5~39.5℃),个别达到40.2℃,精神不振,初期食欲减少,后期废绝,可视黏膜苍白,喜卧,呼吸和心跳快而弱,病程初期有球样粪便,后期有煤焦油样粪便。
三、病理变化
对两头病猪进行剖检,主要病变如下:心脏横径增大,外观呈球形,心包积液,心肌变薄。在心外膜[心外膜(epicardium)是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serous membrane),它的表层是间皮,间皮下面是薄层结缔组织,与心肌膜相连。]下有灰白色与肌纤维方向平行的条纹斑:肝肿大,是正常的2~3倍,脂肪样变,土**,硬而脆,表面粗糙,断面有槟榔样花纹;肾肿大,苍白,肾实质有灰色的斑状灶:骨骼肌肌肉变性,色淡,似煮熟样,呈现黄白色。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治疗效果,确诊为缺硒症。
五、治疗
对已发病的母猪肌注[肌注是肌肉注射的简称,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0.1%**酸钠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注射液(每支10mL,内含**酸钠10mg、维生素E500IU),每头8mL,3d1次,连用5次:对未发病的母猪肌注**酸钠维生素E,每头8mL,3天1次,连用3次。同时对该场的饲料配方适当的补充一些矿物质添加剂和其它饲料。
六、小结
1、本病的发生,一是由于饲料过于单一,长期缺乏青绿饲料和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缺乏所致;二是在本病的预防上忽视了成畜的预防。
2、成年猪(特别是**)补硒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实践中,在种母猪预产期前40d和20d各肌注一次0.1%**酸钠维生素E,每头8mL,对母猪缺硒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种公猪每年2次,每次10mL,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分娩母猪缺硒与产后厌食症[厌食症(Nervosa)是指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如不能及时确诊,会引起很大的损失。
上述就是关于“母猪产后缺硒症如何诊治?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公众号:huobao1866tv
,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
部分知识转自网络,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