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是由**引起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与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很相似,在我国多发生在每年12月份至翌年1~2月,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因此要注意猪流行性腹泻有什么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
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高的死亡率达。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
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猪流行性腹泻如何预防
加强营养,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同时加入维生素
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保育舍。大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表示环境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方法有干球温度法、湿球温度法、黑球温度法。]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周为23℃、分娩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周为32℃,以后每周降2℃。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
定期做猪场保健,全场猪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
母猪分娩后的3天保健和对仔猪的3针保健,可选用高热金针先注射液,母猪产仔当天注射1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20毫升/头,若有感染者,产后3天再注射10毫升~20毫升/头,仔猪3针保健即出生后的3天、7天、21天,分别肌注0.5毫升、0.5毫升、1毫升。
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猪群的做法。
百痢净
【主治】1、猪由冠状**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冬夏痢疾、重度腹泻、坏死性肠炎;
2、由细菌内劳森菌感染所致的增生性肠炎、出血性肠炎、回肠炎;
3、猪流行性腹泻、**性腹泻、细小**病、仔猪黄白痢、习惯性拉稀、犊牛腹泻、羔羊痢疾;
4、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肠炎、腹泻等有很好疗效。
【用法用量】1、预防:每1000kg饲料加入本品250g,连用3-5天;
2、治疗:每1000kg饲料加入本品500g,连用3-5天;
3、直接饲喂:仔猪每头3-5g,大猪每头10-15g,120公斤以上母猪20-25g;成年牛40-50g,每日一次,连用3天。
以上就是猪流行性腹泻有什么症状的全部内容。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不少窝仔猪出生或断奶,**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在这种繁殖场内,猪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的断奶期顽固性腹泻。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