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饲养条件较差的小散猪场,其仔猪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比较高,可达40%以上,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亦可达到20%-25%左右,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仔猪成活率低怎么办?
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
一、猪痢疾
猪痢疾对仔猪来说比较常见,这种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生于49-84日龄的仔猪,猪痢疾爆发之后可能引起全群感染,前期表现为拉软粪,后期拉**稀粪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出现拉血痢。
二、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多发于1到3日龄的仔猪,发病时多表现为**粪便,长期拉痢导致脱水。仔猪黄白痢比较难根治,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如果哺*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得了口蹄疫,那么所哺*的仔猪大部分都会患上口蹄疫,并且伤亡率可达以上,因此做好母猪的口蹄疫防控非常重要,而做好母猪的口蹄疫**免疫是防控的关键。
四、仔猪水肿病
猪水肿又称为是肠胃水肿病,仔猪受病原侵袭后会突然发病,发病猪群表现为运动共济失调,头部、眼睑水肿。
五、冻死
初生仔猪对冰冷的环境十分敏感,哺*仔猪体内能量储备有限,调理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疏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养殖场,*冷的舍内环境很容易冻死仔猪。
六、压死、踩死
母猪母性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哺*母猪脾气暴躁,加上仔猪活力不足不能及时躲开而被妊娠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仔猪躲在草堆里,或是仔猪在哺*母猪腿下、肚下躺卧,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七、病死
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有仔猪肺炎、仔猪下痢、仔猪低血糖病、仔猪溶血病、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流行**冒、贫血、心胜病、寄生虫病、仔猪白肌病和仔猪脑炎等。
八、饿死
哺*母猪母性差;母猪产后没奶且经过催奶但效果欠佳,*头有损伤,母猪产后食欲不振;所产仔猪数多于母猪有效*头数,以及寄养不成功的哺*仔猪均可因饥饿而死亡。
九、咬死
仔猪在某些应激条件下会呈现咬尾或咬耳恶癖,咬伤后造成细菌感染,重者死亡;某些母性差、产前营养**或产后口渴烦躁的母猪有咬吃仔猪的现象;仔猪寄养时,母猪认出寄养仔猪不是自己亲生仔而咬伤、咬死寄养的仔猪。
十、初生重小
初生重对哺*仔猪的死亡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初生重不足1kg的仔猪,其死亡率高达44%~,随着仔猪初生重的增加,仔猪死亡率亦相应下降。
仔猪成活率低怎么办?
一、减少与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的接触
产仔舍的消毒
夏季的环境易于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母猪进入产仔舍前,先对产仔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待完全干燥后再使用。有效的方法是实行产仔舍的全进全出制,即一批猪全部移出后,对猪舍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再进入下一批待产母猪。
母猪的消毒
进入产仔舍前还要对母猪进行清洗,这样可以消除母猪身上带有的各种病菌和寄生虫,防止这些病菌和寄生虫传播给刚出生的仔猪。
切断其他途径
病原菌进入产仔舍的途径还有:饲养人员进入产仔舍前没有消毒;携带大量病原菌的猫、狗或老鼠进出产仔舍;母猪的粪便没有及时的清除;夏季尤其要注意蚊蝇叮咬传播疾病,对一些易滋生蚊蝇的死角要彻底清理。要切断这些传播途径,就必须对进出产仔舍的饲养人员严格消毒,严防其他动物进入产仔舍,并定期打扫猪舍,保持干净卫生;严格饲料检查,杜绝使用变质饲料。
二、人工监护母猪生产
人工监护母猪生产是减少夏季初生仔猪死亡的重要手段。母猪在产前1~2天食欲下降,在分娩过程中其活动频繁,致使母猪消耗体力过大,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若母猪分娩前后饮水不足,将会造成母猪极度口渴,情绪急躁不安,会引起食仔。因而在仔猪产下之后,要严密监视母猪一段时间,防止食仔。
由于母猪情绪的急躁,初生仔猪还容易被母猪**造成死亡,而其中大部分是弱小的行动不便的仔猪。监护生产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这些仔猪的保护,以减少仔猪的死亡率。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仔猪身上的羊水擦干并放在保温箱中。
从出生到60日龄期间,属于仔猪的饲养管理阶段,下**体介绍仔猪在这一阶段夏季的饲养管理。
三、哺*期[哺*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到停止哺*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管理
出生后相关处理
母猪在产后24小时内分泌的*汁叫初*,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被仔猪吸收进入到血液中,能在仔猪体内形成有效的抗病功能。另外母*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也极易被仔猪消化吸收。为了提高夏季仔猪的抗病能力,促使其健康快速发育,仔猪在出生后两小时内,必须吃上初*。对于处于饥饿状态下而且体内营养蓄存有限的仔猪来说,及时哺*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死亡的关键。
夏季仔猪出生后1-2天后就要对其进行断齿断尾;七天后对公仔猪进行**。断齿断尾**时,要做好对仔猪伤口和所用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感染。
做好免疫与补铁
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提供的抗体,而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建全,这时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很容易发病。特别是在气候温暖的夏季,病原菌更易滋生,因此一定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使仔猪尽量免受病菌侵袭。
黄、白痢是仔猪夏季常发生的传染病,可用大肠杆菌**对妊娠母猪在产前4周免疫,也可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一次,以保证初*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猪瘟也是一种常见病,进行有效的猪瘟**的免疫是预防猪瘟好的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猪瘟兔化弱毒**进行免疫。仔猪在25-3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免疫。
铁是红细胞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仔猪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非常有限,只能维持3~5天的生长需要,如果不能及时补铁,将会造成仔猪缺铁,导致贫血。直接表现为仔猪苍白无力,皮毛杂乱,食欲不振,疾病抵抗能力差。为了有效地防止仔猪缺铁,应该在仔猪出生后进行铁剂注射。常用的补铁剂是右旋醣酐铁制剂,注射可分两次进行,一次在出生后的1~2天,第二次在10~14日龄。
哺*期教槽
所谓教槽是指让仔猪在哺*期学会采食饲料,教槽在仔猪的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首先可以使仔猪熟悉并习惯饲料的气味,训练仔猪采食和咀嚼固体饲料,**消化道中各种植物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增强,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其次通过补饲可以弥补母*供应不足所出现的营养缺乏,如果能及时补饲,仔猪能学会并适应采食饲料,3周龄后就可以从饲料中获得相当一部分营养。
夏季教槽佳的开始时间是在5~7日龄,过早教槽没有效果,教槽过晚达不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导致仔猪断奶时消化能力不强,采食的饲料消化吸收不好,引起腹泻。
哺*期,每头仔猪的补饲总量应为400~700克。教槽时一般从市场上直接购买仔猪专用教槽料[教槽料(俗称:代*料、人工*),是一种为代替全*而配制的饲料,其主要原料是*业副产品。],购买时一般选择破碎料,因为破碎料具有营养分布平衡、颗粒大小适中、抛洒浪费少等特点,比颗粒料或粉状料更适用于仔猪的教槽。
温度要求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往往会忽视仔猪的保温工作,仔猪刚出生3周内以及夜间,更是仔猪保温工作的关键,千万不能忽视。一般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2℃,在以后的4~5周内,每周要降低2℃。保温可采用加热灯和加铺干燥干净的垫料等方式。由于防火以及二**碳的排放方面的困难,不宜采用煤炉对产仔舍全面加热,而且那样不经济,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格外注意产仔舍窗子或墙壁缝隙之间的空气对流形成的穿堂风,穿堂风所经过的区域,气温要下降3-5℃,这样会导致仔猪腹泻,对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圈舍的潮湿问题也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潮湿的地面不仅使仔猪容易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这样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
四、仔猪断奶后管理
温度要求
随着仔猪的生长,四周后断奶,仔猪断奶以后,为了避免对环境和温度的应激反应,不要直接将仔猪放入大环境饲养,要先进入保育室进行保育,待保育期过后,便可以直接放进育成舍进行饲养了。仔猪圈舍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每半月消毒1~2次。断奶初几天小猪采食量减少,体脂损失。此时,仔猪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温度偏低易引起仔猪感冒,腹泻。尽管夏季温度比较高,当昼夜温差大时晚上也要保温。刚断奶仔猪的舍温应比哺*结束时的舍温高2~4℃,或以仔猪休息时不打堆,平直躺卧的温度为宜。断奶体重越小,对温度的要求越高,要求有较高和稳定的舍温,断奶一周后,逐渐降低舍温,直到取消保温。断奶后,仔猪圈舍的温度保持在26℃左右。
炎热的夏季,对于断奶仔猪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持续的高温可造成仔猪发生热应激中暑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温度,可以采取喷雾、通风等措施降温。
断奶后饲喂
夏季仔猪在3~4周后断奶,断奶时,继续使用原来哺*期的教槽料,不要马上换料,这样可以减少对断奶仔猪的**。断奶料选用仔猪专用保育料,换料应在断奶5~7天后缓慢进行。换料期间,将新旧料配在一起饲喂,教槽料慢慢减少,保育料慢慢增加,逐渐换去保育料。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期多1~2次,主要是加喂夜食,免得仔猪因饥饿不安。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在夏季补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程度,仔猪对这一方面要求非常高。
五、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
后再强调一点,夏季一定要给仔猪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夏季气温较高,仔猪对水的需求量增加,补充适量的水份非常必要。另外试验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之内,仔猪的采食量会随着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仔猪的生长速度与饮水量有关,饮水量大的仔猪生长速度要快。仔猪抗病力较差,在提供充足饮水的同时,一定要供给清洁的饮水。
以上就是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仔猪成活率低怎么办的具体内容,仔猪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上环节,希望养殖户朋友尽快掌握,对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