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小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性,主要感染动物,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动物,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者吃被感染的食物以及实验室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及胎膜发炎、**炎[**炎通常由细菌和**引起。]、巨噬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那么猪布鲁氏菌病有哪些症状?
猪布鲁氏菌病有哪些症状
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大多发生在怀孕的第30~50天或80~110天,在妊娠的2~3周早期流产时,胎儿和胎衣多被母猪吃掉,常不被发现。流产前可见母猪精神沉郁,*唇和*房肿胀,有时可见从*道流出分泌物,也有流产前见不到明显的症状。
流产的胎儿大多为死胎,并可能发生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子宫炎是由于分娩、助产、子宫脱、*道脱、胎衣不下、腹膜炎、胎儿死于腹中等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子宫粘膜炎子宫炎症。],影响配种。有的病猪产出弱胎或木乃伊胎。流产后从*道排出黏性红色分泌物,大多经8~10天可消失。流产后又可怀孕,重复流产的较少见。新受感染的猪场,流产数量较多。
公猪主要症状是**炎和附睾炎,一侧或两侧无痛性肿大,有的极为明显。有的病状较急,局部有热痛,并伴有全身症状。有的病猪**发生萎缩、硬化,性欲减退,丧失配种能力。据某猪场报道,在14头公猪中,9头发生**炎,可见其危害性。
无**、母猪都可能发生关节炎,大多发生在后肢,偶见于脊柱关节,可使病猪后肢麻痹。局部关节肿大、疼痛,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出现关节强硬,跛行。据某地统计介绍,有41%的病猪呈现跛行。
猪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
1.坚决保护健康猪群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菌病的健康猪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从外部引入病猪。若必须从外单位引进**时,应从无此病地区购买,要进行检疫[检疫(quarantine)源自意大利语quarantina,意为40天。],购进后隔离[《隔离》是一首言承旭演唱的歌曲,该首歌曲发行于2010年01月25日,出自于其专辑《我的秘密** 言承旭 新歌加精选》。]观察2个月,再进行检疫,确实健康的方可并群饲养。
同时,也要防止运入被污染的畜产品和饲料。每年定期对猪群进行布鲁氏菌病检疫,以能及时发现病猪。若有原因不明的流产时,必须严格隔离流产母猪,对流产胎儿及胎衣要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而且要严格消毒处理,对流产猪只做血清学检查,直到证明为非传染性流产时,才能取消隔离。
2.受威胁猪群的预防措施
(1)对猪群进行定期检疫(至少每年一次),并要当作一件防疫制度固定执行,以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猪只。
(2)定期进行免疫注射,是预防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我国用于预防猪布鲁氏菌病的是用猪种布鲁氏菌弱毒S2株制成的活**。该苗毒力稳定、使用安全、免疫力好,是我国选育的一种优良布鲁氏菌菌苗。本**适于口服免疫和肌肉注射。
①口服免疫:每头猪200亿菌,间隔1个月再口服一次。口服菌苗不受怀孕限制,可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亦可在怀孕期使用。如果猪群大,可按全群猪数计算所需菌苗量,将菌苗拌入水中或饲料中,让全群饮服。如果猪数少,可逐头灌服。在饮服时,不能用热水以免烫死细菌,拌入饲料中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添加剂的饲料、发酵饲料[粗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饲料为发酵饲料,粗饲料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等粗纤维和蛋白质,但难以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动物吃了会增加肠道负担,引起肠道疾病,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或热饲料。在服菌苗前后3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饲料和发酵饲料。
②注射免疫:每头猪200亿菌,间隔1个月再注射一次。妊娠母猪不宜注射。所用菌应稀释后当天用完。无论猪是口服还是注射,免疫期为1年。本**对人有一定致病力,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感染。用用具需煮沸消毒。
3.发病**群的康复措施
(1)定期检疫和隔离病猪用凝集反应定期普遍检疫,将检出的阳性和可疑反应病种行屠宰淘汰。特别贵重的**可隔离饲养,继续利用。曾检出病猪的猪群在未达到净前,应当做可疑病猪群隔离饲养,并反复地进行检疫,及时挑出病猪。对隔离群要严行隔离措施,避免病、健猪只接触,防止人员互相串往。在经两次连续检疫,全群为,猪群也无流产和公猪**炎病例时,才可认为本猪群得到净化。
(2)加强消毒及兽医卫生措施对隔离猪场、用具等进行常规的消毒。做好猪产房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特别是发生流产时要注意防护。
(3)病**的处理由于猪只饲养的周转较快,病猪以饲养屠宰淘汰为宜。实践证明逐步淘汰和肉品合理利用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此外,对特别贵重的病**,可考虑进行对症治疗,如子宫炎时的冲洗和治疗、抗生素的应用等等。
(4)培育健康幼龄**这是净化病猪群,更新猪群的一项积极措施。仔猪在断*后饲养,2月龄和4月龄各检疫一次,两次检疫为*性时,才可认为是健康仔猪。
我国某些地方有牛、羊、猪、犬种布鲁氏菌病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猪的布鲁氏菌病是人感染该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猪种布鲁氏菌对人类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了解猪布鲁氏菌病有哪些症状、防治猪布鲁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