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大多数疾病的侵害,对仔猪的生长构成威胁,甚至导致仔猪死亡。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仔猪容易感染的疾病有哪些?怎样防治仔猪感染疾病吧!
仔猪容易感染的疾病有哪些?
仔猪红痢
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
仔猪白痢
出生仔猪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
仔猪水肿病
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仔猪,10日龄内*猪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
猪瘟
从*猪至断奶前后的仔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
猪丹毒
多因母猪发病引起。
猪肺疫
*猪很少发生,断奶后仔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
猪链球菌
病仔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仔猪快速死亡。
仔猪副伤寒
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的仔猪,1月龄内仔猪极少发生。
猪流感
仔猪发病率低,断奶仔猪发病率增高。
猪嗜血杆菌病
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
仔猪先天性肌肉震颤
本病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初生猪常被饿死或压死。
猪口蹄疫
幼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猪感染本病常看不到水疱症状,常呈急性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或心肌炎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
对10日龄内幼猪有高致死率。
猪肺线虫病
断奶前仔猪感染可大批死亡。
猪蛔虫病
1周龄后的*猪即可感染。
猪囊虫病
在流行区仔猪可感染,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仔猪贫血
是2周龄至4周龄哺*仔猪常见多发病之一,3日龄至10日龄猪发病可突然死亡。
佝偻病(软骨病)
由于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引起,其中先天性佝偻病系由母猪营养缺乏导致仔猪胚胎期骨发育**引起。
怎样防治仔猪感染疾病?
1.初生仔猪0-6日龄,预防母源**染(如脐带,产道,哺*等感染)主要根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链球菌,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洛美沙星及环丙沙星[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几乎对所有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诺氟沙星及依诺沙星强2~4倍,对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注射液若是长效制剂只需注射一次,反之按每公斤2.5-5.0毫升一日一次,连续两天即可。肠菌虫星(复方硫酸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可饮水或者灌服,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如促菌生,*酶生等,2-3日需要补铁补硒。
2.仔猪7-10日龄,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肌注,每公斤5毫克,连续注射三天,饮水按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按每公斤饲料加100毫克,例外痢菌净[痢菌净,本品为鲜**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色渐变深。]每公斤饲料加150毫克,**共喂三天。
3.仔猪15-40日龄,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碱粉每公斤饲料添加250毫克左右,拌料1--2周即可,庆大霉素每公斤肌注5毫克,沙星类拌料饮水并肌注,痢菌净每公斤饲料拌80毫克左右,同时带猪消毒。
4.仔猪在35日龄,主要预防断奶应激和寄生虫病。可用土霉素碱粉,痢菌净,氟哌酸按每公斤饲料拌100克即可。选用伊维菌素驱虫或通灭肌注驱虫,断奶前一天及断奶后五天饲料和水中添加电解**,同时带猪消毒。
5.仔猪70日龄,主要预防喘气病,大肠杆菌和寄生虫。可用土霉素或者强力霉素,每公斤按80毫升配比,选用伊维素菌,净乐芬等驱虫,可内服或者肌注。同时带猪消毒。
综上所述,就是加强护理,提高仔猪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对猪舍和猪体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注意防止代谢病,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仔猪的抵抗力还是不强的,我们在养殖猪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仔猪的生长,及时给予仔猪预防措施,远离疾病感染。